摘要:看看林教头在梁山泊征战所立功勋无数,斩杀敌将最多一人,这些恐怕就不是关胜,秦明,呼延,花荣等所能比拟的吧。但是武松有一个缺点就是没有参照物,谁也不知道武松到底有多能打,蒋门神只跟武松打过,与武松交过手的梁山好汉也只有孙二娘,孔亮,这两人的武艺不敢恭维,尤其是孔亮是宋江的徒弟,武艺肯定好不到哪去。

水浒传》的故事源起于北宋宣和年间,出现了话本《大水浒传宋宣和遗事》描述了宋江、吴用、晁盖等36人起义造反的故事,初步具有了《水浒传》的故事梗概,目前流传下来的根据说书人编成的话本中就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故事描写了梁山一百零八将各自不同的故事,从他们一个个被逼上梁山、逐渐壮大、起义造反到最后接受招安的全过程。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传说是三十六个天罡星和七十二个地煞星转世,他们讲究忠和义,爱打抱不平、劫富济贫,不满贪官污吏,最后集结梁山,与腐化的朝廷抗争。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林冲、李逵、鲁智深、武松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也向读者展示了宋代的政治与社会状况。
对于《水浒传》,大家有说不出的爱好,梁山好汉的兄弟情节以及战场上与敌生死相拼的勇气,荡气回肠,气势磅礴!水浒中的功夫高手如云。
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水浒英雄!果真要有个排行的话,排第一的会是谁呢?这个当然不能作为一个标准,这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种比较。仅是个人观点,希望诸位高人指点,但是直接骂娘的就算了,咱不欢迎你。
首先推出的第一名,毋庸置疑,
卢俊义:征辽之战中,卢俊义大显神威,独自跃马挺枪与大辽四员猛将酣战一个时辰,最后战胜耶律宗霖,吓跑耶律宗雷、耶律宗电和耶律宗云。紧接着,卢俊义又将一伙约有一千多人的辽兵杀得四散奔逃。此战在整部《水浒传》中独一无二,这是卢俊义武力发挥的巅峰,也是卢俊义最辉煌的战绩。
卢俊义在征讨宋朝其他三个心腹之患“田虎、王庆、方腊”时,活捉卞祥、斩杀杜壆、秒杀方翰、杀厉天闰、破司行方、秒杀方垕、捉贺从龙,展示了其强大的能力。
卢俊义武力之强,通篇找不到能在卢俊义手下走上四十合之上的将佐。仅凭一招生擒史文恭、单挑辽国四王子就可见一斑。
第二
林冲:豹子头林冲。首先林教头的武艺不用多说,绝对是一等一的。其次林教头又是梁山泊斩将夺旗第一人,看看林教头的枪下亡魂:童贯手下十节度之一马万里,辽将宝密圣,方腊手下王寅王尚书等。这些都是各方名将啊,好个豹子头,真不愧满山尽呼小张飞。
而再看看林冲与梁山好汉对阵,四十合战平杨志,不到十合擒扈三娘,五十合战平呼延灼等等。可能有的人要说关胜独占林冲秦明,应该是关胜武艺高强才对,可是看看原著上都没有写战上几合,而关胜回寨也说自己要输,这只不过是宋江要收买人心罢了。
看看林教头在梁山泊征战所立功勋无数,斩杀敌将最多一人,这些恐怕就不是关胜,秦明,呼延,花荣等所能比拟的吧。
第三
关胜:梁山泊英雄中排第五,马军五虎将第一位。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使一把青龙偃月刀,故人称大刀关胜,又精通兵法。关胜一人大战林冲、秦明两人,在即将落败之时,宋江怕关胜战亡叫停。
征方腊中,关胜单挑方腊手下大将石宝,二十回合不分胜负,石宝的独门暗器流星锤终究没在关胜面前发挥威力,不是石宝不想用暗器,是根本没机会,而石宝又是杀害梁山好汉最多的一位。以上种种可以表明关胜的武艺是货真价实的,而他梁山马军五虎将的地位并不是因为祖宗而定的。
第四
鲁智深: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居13位。姓鲁名达,出家后法名智深,人称花和尚。?鲁达本在渭州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手下当差,任经略府提辖。为救弱女子金翠莲,他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被官府追捕。逃亡途中,经赵员外介绍,鲁达到五台山文殊院落发为僧,智真长老说偈赐名曰:“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
手使六十二斤重水磨禅杖,又名“疯魔月牙禅”。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貉腮胡须,身长八尺,腰润十围,力大无穷。花和尚是个可爱的直拔人,哪里不平,哪里便有侠义的身影。
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后,便和杨志、武松、曹正、张青、孙二娘在二龙山落草,这些都是他精彩的人生阅历。
之所以认为他在武松之上,是因为武松不像他和众多一流高手相斗过,这是武松的遗憾。
武松:关于武松的武力排名,民间历来有“马上林冲,马下武松”的说法,足可以佐证林冲长矛之利,所向披靡。
本着综合实力来看,武都头的确不占便宜,武都头只会步战,而两军交战主要比的还是马军。而武松只凭着步斗这单一的能力能排到这也算是对武松武艺的肯定吧。但是武松有一个缺点就是没有参照物,谁也不知道武松到底有多能打,蒋门神只跟武松打过,与武松交过手的梁山好汉也只有孙二娘,孔亮,这两人的武艺不敢恭维,尤其是孔亮是宋江的徒弟,武艺肯定好不到哪去。这也是武松吃亏的最主要的地方。
愚以为凭着作者对武松描写的十回书里,对武松的武艺是认可的,而且详细的描写了武松的招式,称武松有真才实学。如果只是步斗的话,卢俊义不好说,恐怕武松能和鲁智深并列第二吧。
第六名
呼延灼:他曾五十余合平林冲、三十余合平孙立、四五十合平鲁智深、四十余合平杨志。以后的战斗中,呼延灼屡立战功,且有时用长枪,由此可看出其武功的多样性。与秦明相比,呼延灼的防守在其之上,而战力不在其下,综合实力呼延灼当在秦明之上。
杨志之前是与鲁智深交战,而杨志是发现呼延灼武艺高强,卖个破绽,拨马回阵。可见呼延灼的本领与杨志不分上下,考虑到呼延灼首先是与鲁智深战斗多时,只好把杨志看作稍弱于呼延灼。
第七名
杨志: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之前说林冲鲁智深与呼延灼的时候都提到过杨志,可见杨志的武艺也仅是比这三位低一点点。杨志作为杨家将后人,倒是有些杨家将的风范。也许有人会说杨志武艺应该与索超持平的,当时杨志初到大名府,又是带罪之身,而且看看索超上场之前的准备,骑得是别人惯曾征战的马,又是最佳状态,而且杨志肯定是得给大名府留点面子(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应该看出杨志比索超要强上一筹。
第八名
花荣:有''百步穿杨''的功夫。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九,为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之首。原是清风寨副知寨,使一杆银枪,一张弓射遍天下无敌手,生得一双俊目,齿白唇红,眉飞入鬓,细腰乍臂,银盔银甲,善骑烈马,能开硬弓,被比作西汉''飞将军''李广,人称''小李广''。
整部书中,花荣没有一次败绩,这点有点像三国演义中赵云的感觉,从来也未尝败绩,没有一次受伤,就连林教头如此武艺也曾中过箭。可见花荣绝对称得上一名防御型的高手。
其次,花荣绰号是小李广,梁山第一神射手,我觉得这更像是在夸李广,我真不信李广的射箭能力能及得上花荣。吴用就曾说:休言将军比小李广,便是养由基也不及神手,真乃山寨之幸。愚以为称花荣为小李广倒是体现出花荣的谦逊,也是为了给后来方腊手下庞万春留个绰号罢了。
第九名
张清:他擅用飞石,曾连打梁山十五员战将。归顺梁山后,排第十六位,上应天捷星,担任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四寇时屡立战功。征方腊时战死于独松关,追封忠武郎。
张清的飞石防不胜防,有准备挨打,没准备也挨打;向前也挨打,逃跑也挨打;武术平平的挨打,万夫莫敌的也挨打。最强战绩有二,一为将辽国“第一上将”兀颜光打得只能伏于马上,结果被关胜砍杀;二为石毙大辽上将阿里奇。
第十明
董平:与徐宁战五十余合,林冲、花荣齐出,用绊马索捉下。后居五虎上将之虎军大将,梁山排名第十五,为天立星。梁上众将战张清时,皆为其飞石所伤,惟董平出战,全然不惧,手起枪落,挑下张清两发飞石,浑然不惧。
双枪将董平号称水泊梁山第一个惯打头阵的好汉,人称董一撞。董一撞能位居梁山马军五虎之列,其功夫当属一流。董平与金枪手徐宁单挑,五十回合以上不分胜负,后又交战良久,可以说是打了个真正意义上的平手。
梁山上若只论拳脚功夫,当属焦挺燕青,这都是一对肉拳头能打遍天下的人物?
若论步行器械,肯定是鲁智深和武松,这是步兵队伍的领军人物,步兵十将领中排名第一第二。
若论马上马下皆通,当然是卢俊义
若只论马上功夫,卢俊义还是第一,林冲次之,再其次就要数到关胜,因为他至少保持不败。
弓箭花荣第一,弩箭燕青为首
不过在张清的飞石面前,他们都抵挡不住,而张清的枪法却又不值一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