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的作者是《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此詩的名字是《葬花詞》,此詩意在喻人,悲嘆自己的命運,控訴社會的黑暗,其思想性與藝術性均達到最高境界。三、“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的作者是《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此詩的名字是《葬花詞》,此詩意在喻人,悲嘆自己的命運,控訴社會的黑暗,其思想性與藝術性均達到最高境界。

一、小學生必背古詩詞80首填空練習

1.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詠鵝》唐·駱賓王

2.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北朝民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春曉》唐·孟浩然

4.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鄉偶書》唐·賀知章

5.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唐·李白

6.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憶江南》唐·白居易

7.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遊子吟》唐·孟郊

8.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雙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古朗月行》唐·李白

9.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北宋·王安石

10.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11.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12.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早發白帝城》唐·李白

13.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江畔獨步尋花》唐·杜甫

14.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北宋·蘇軾

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南宋·楊萬里

16.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四時田園雜興》南宋·范成大

17.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唐·李紳

18.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詠柳》唐·賀知章

1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楊萬里

20.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曖睡鴛鴦。《絕句》唐·杜甫

21.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22.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23.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鹿柴》唐·王維

24.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涼州詞》唐·王翰

25.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別董大》唐·高適

26.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出塞》唐·王昌齡

27.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唐·李白

2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山行》唐·杜牧

29.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漢樂府

30.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鴛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絕句》唐·杜甫

31.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竹裏館》唐·王維

32.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梅花》北宋·王安石

33.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石灰吟》明·于謙

34.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35.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爲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詩》三國魏·曹植

3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望洞庭》唐·劉禹錫

37.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惠崇《春江晚景》北宋·蘇軾

38.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北宋·蘇軾

39.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樂遊原》唐·李商隱

40.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唐·李白

41.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42.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塞下曲》唐·盧綸

43.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浪淘沙》唐·劉禹錫

44.西塞山前白鴛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漁歌子》唐·張志和

45.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唐·柳宗元

46.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遊園不值》唐·葉紹翁

47.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48.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石》清·鄭燮

49.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獨坐敬亭山》唐·李白

50.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楓橋夜泊》唐·張繼

51.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尋隱者不遇》唐·賈島

52.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墨梅》元·王冕

5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憫農》唐·李紳

54.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唐·杜牧

55.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寒食》唐·韓翃

56.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南宋·朱熹

57.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58.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後雨》南宋·蘇軾

59.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唐·王昌齡

60.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唐·王之渙

61.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秋浦田舍翁,採魚水中宿。妻子張白鷳,結罝映深竹。《秋浦歌》李白

62.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商山早行》唐·溫庭筠

63.寒雨連天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64.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江南逢李龜年》唐·杜甫

65.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滁州西澗》唐·韋應物

66.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唐·劉禹錫

67.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春》唐·杜牧

68.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竹枝詞》唐·劉禹錫

69.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秋夕》唐·杜牧

70.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贈花卿》唐·杜甫

71.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題臨安邸》宋·林升

72.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往來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裏去辨什麼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朝天子·詠喇叭》元·王磐

73.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南宋·陸游

74.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裏, 南望王師又一年。《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南宋·陸游

75.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南宋·辛棄疾

76.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夏日絕句》南宋·李清照

77.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78.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79.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春夜喜雨》唐·杜甫

80.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拌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雜詩》清·龔自珍

二、小升初語文知識積累:《西遊記》知識點

1.《西遊記》中孫悟空從菩提祖師處學到七十二變等神通,又從龍宮索取如意金箍棒作爲兵器,因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組壓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後受觀世音菩薩規勸皈依佛門,給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孫行者。

2.在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途中,機智靈活、疾惡如仇的是孫悟空;憨態可掬、好耍小聰明的是豬八戒,法名是豬悟能;忠誠老實、勤勤懇懇的是沙僧。

3.《西遊記》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4.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中,孫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節是大鬧天宮。

5.填人名,補足歇後語。

(1)(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

(2)(豬八戒)見高小姐——改換了頭面

(3)(孫悟空)鑽進鐵扇公主肚裏——心腹之患

6.有人對《西遊記》道:“陽光燦爛豬八戒,百變猴頭孫悟空,憨厚老成沙和尚,阿彌陀佛是唐僧。漫漫西天取經路,除妖鬥魔顯真功。若問是誰普此畫,淮安才子吳承恩。”

7.《西遊記》中“大鬧五莊觀、推倒人蔘果樹”的是孫悟空。

三、小升初語文知識積累:《三國演義》知識點

1.《三國演義》中忠義的化身是關羽,我們所熟知的他忠、義、勇、謀、傲的事情分別有:千里走單騎、華容道義釋曹操、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敗走麥城。

2.《三國演義》中智者的化身當屬軍師諸葛亮,他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之事,書中記敘了有關他的許多膾炙人口的事蹟,如火燒赤壁、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空城計、揮淚斬馬謖等。

3.《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三弟兄分別是使用雙股鐧的劉備, 使青龍偃月刀的關羽和使丈八蛇矛槍的張飛。

4.“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我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的開篇詞。

5.寫出兩個與“三國”故事有關的成語或俗語:三顧茅廬、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6.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的主要人物,請寫出小說中有關諸葛亮的兩個故事的名稱。例如:草船借箭,舌戰羣儒,空城計。

7.填人名,補足歇後語。

(1)(諸葛亮)借東風——巧用天時

(2)(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3)(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4)(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5)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辦法來)

8.杜牧《赤壁》詩中“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句子寫的戰役是赤壁之戰。涉及到的兩個主要人物周瑜、曹操。

9.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是根據《三國演義》赤壁之戰(戰役)中”周瑜定計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來的。請再寫出源於《三國演義》的兩個成語,並寫出相應的人物及故事。成語:三顧茅廬 人物及故事:劉備三請諸葛亮。 成語:身在曹營心在漢 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營,不獻一策。

10.結合《三國演義》,說出諸葛亮與周瑜聯手指揮的一場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是赤壁之戰;再說出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因爲失街亭一事。

四、小升初語文知識積累:《水滸傳》知識點1

1.我們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滸傳》中的武松,他在該書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事蹟,如手刃潘金蓮,鬥殺西門慶,爲兄報仇。在快活林裏醉打蔣門神。

2.《水滸傳》號稱黑旋風的是李逵,他所使的武器是兩把板斧,該人力大如牛,但險些被冒充他的李鬼所害。

3.綽號豹子頭的林沖,原爲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後被高俅設計誤入白虎節堂,刺配滄州,後雪夜上梁山。

4.《水滸傳》中有108位好漢個個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個特徵鮮明的外號。

(1)請用一句話寫出《水滸傳》中你最熟悉的故事:智取生辰綱、三打祝家莊、倒拔垂楊柳、醉打蔣門神、火併王倫、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

(2)請寫出《水滸傳》中你喜歡的一位好漢的外號,並說出此外號表現出的人物特徵:鼓上蚤時遷輕功上乘善於偷盜;行者武松,武藝高強,有勇有謀,崇尚忠義,有仇必復,有恩必報;呼保義(及時雨)宋江,仗義疏財, 有組織和指揮能力;有濃厚忠君思想。

5.《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該書描寫了北宋徽宗時,以宋江爲首的108名好漢在水泊梁山聚義,打家劫舍,殺富濟貧的豪舉。

6.魯智深綽號花和尚,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鎮關西,在相國寺倒拔垂楊柳,在野豬林救林沖。

7.《水滸傳》中吳用綽號智多星,與晁蓋、公孫勝等人在黃泥崗智取了生辰綱。

8.梁山泊中的三員女將的名字及綽號是:(1)“母大蟲”顧大嫂(2)“一丈青”扈三娘(3)“母夜叉”孫二孃。

9.填人名,補足歇後語。(1)(宋江)上梁山——官逼民反(2)(李逵)打宋江——過後賠禮(3)(張飛)穿針——大眼對小眼

10.“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滸傳》中的一個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林沖。

小升初語文知識積累:《水滸傳》知識點2

1.《水滸傳》中這樣寫道:“山頂上立一面杏黃旗,上書‘替天行道’四字,忠義堂前繡字紅旗後面:一書‘山東呼保義’一書‘河北玉麒麟’”。請問,上段話中的字是宋江和盧俊義兩位首領的稱謂。

2、我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小說, 《水滸傳》寫得蕩氣迴腸,全書的高潮部分是梁山英雄排座次;全書的低潮部分是魂聚蓼兒窪。

3、補全回目:

(1)、史大郎夜走華陰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2)、梁山泊林沖落草,汴京城楊志賣刀

4、《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朝代元末明初,它是我國第一部章回體長篇白話小說。《水滸傳》中共有108將,天罡是36人,地煞星72人。

5、“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說的是《水滸》中一位傳奇英雄的故事。這位英雄是武松,他的傳奇故事還有很多,請用最簡潔的語言寫出一個故事的名字:武松打虎

6、在《水滸傳》中,綽號爲“智多星”的人是吳用,也被稱爲“賽諸葛”。他與一夥兒好漢在“黃泥岡上巧施功”,乾的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綱。

7、有一篇新聞的標題是:純淨水市場“李鬼”氾濫。李鬼出自《水滸傳》,在這裏指代現貨。

8、《水滸》主要人物有及時雨宋江,行者武松,花和尚魯智深,黑旋風李逵。

9、《水滸》中身懷絕技的三位英雄:善盜的是鼓上蚤時遷,善射的是小李廣花榮,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10、武松在血濺鴛鴦樓,殺死西門慶等人後,在牆上寫下了哪八個字殺人者,打虎武松也。

五、小升初語文知識積累:《紅樓夢》知識點1

1、金陵十二釵指的是:(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賈巧姐、李紈、史湘雲、秦可卿、妙玉)。

2、《紅樓夢》中,有“小寶釵”、“小黛玉”之稱的兩個人分別是(襲人)、(晴雯)。

3、《紅樓夢》的兩條主線是(賈府由盛到衰的演變過程)、(寶、黛、釵的愛情婚姻悲劇)

4、《紅樓夢》中,“品格端方,容貌豐美,行爲豁達,隨時從分。”說的是(薛寶釵)

5、《紅樓夢》中,“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如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時而有情”。說的是(賈寶玉)。

6、《紅樓夢》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縫必主淫。漫言不有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說的是(秦可卿)。

7、賈府的媳婦,穩重賢惠,本分隨和,青春喪偶,統領衆姐妹,曾負責海棠詩,此人便是(李紈)。

8、“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的作者是《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此詩的名字是《葬花詞》,此詩意在喻人,悲嘆自己的命運,控訴社會的黑暗,其思想性與藝術性均達到最高境界。

9、《紅樓夢》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傳後40回是(高鄂)所作。

10、《紅樓夢》中有兩句詩評論王熙鳳在賈府衰亡中的悲慘下場,這兩句詩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小升初語文知識積累:《紅樓夢》知識點2

1、《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等。

2、《紅樓夢》中,“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貴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說的是(襲人)。

3、“四春”之中,性格比較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探春),最後出家爲尼的是(惜春)。

4、《紅樓夢》中結的兩個詩社分別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長是( 李紈和林黛玉)。

5、《紅樓夢》中,“絳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賈寶玉 )。

6、《紅樓夢》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未世運偏消。清明涕淚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說的是(賈探春)。

7、《紅樓夢》中,“富貴又何爲,襁褓之間父母違。轉眼吊斜輝,湘江水逝楚雲飛。”說的是(史湘雲)。

8、瀟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 ),蘅蕪君指的是(薛寶釵)。

9、《紅樓夢》中被人稱爲“病西施”的是(林黛玉)。

10、《紅樓夢》中有詩“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

務,愚頑怕讀文章”指的是(賈寶玉)。

六、小升初語文知識積累:字詞句段1

1、描寫人物神態的詞神采奕奕 眉飛色舞 昂首挺胸 驚慌失措 漫不經心 垂頭喪氣 沒精打采 炯炯有神 愁眉苦臉 大驚失色

2、描寫學習的詞學無止境 學而不厭廢寢忘食爭分奪秒不甘示弱全力以赴真才實學 孜孜不倦 力爭上游好學不倦笨鳥先飛披荊斬棘不學無術聞雞起舞 勤學好問 自強不息 發憤圖強 只爭朝夕

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北宋•王安石 最早描寫春節的詩

4、描寫夏天的成語和熟語:烈日炎炎 浮瓜避暑 驕陽如火 皎陽似火 赫赫炎炎 炎炎夏日 炎陽炙人烈日當空 狂風烈日 火傘高張 吳牛喘月 流金鑠石 五黃六月 浮瓜沉李夏日炎炎 綠樹成蔭 椅席炙手 熱不可耐 暑氣燻蒸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烈日杲杲 烈日中天 炎陽似火 驕陽似火 火日炙人 火輪高吐 火雲如燒海天雲蒸 夏日可畏 夏陽酷暑 夏山如碧 夏樹蒼翠 夏水湯湯 沉李浮瓜赫赫炎炎 熱氣騰騰 鑠石流金 爍石流金 流金鐵石 燋金鐵石 焦金流石燋金流石 吳牛喘月 長天當日 赤時當空 炎天暑月 暑氣蒸人 汗流浹背渾身出汗 汗流浹背 汗流洽背 遍體生津 流汗浹背 揮汗如雨 揮汗成雨汗如雨下 汗出如漿 汗流如注 田地龜裂 寸草不生 顆粒無收 禾苗枯槁禾苗乾枯 滿頭大汗赤地千里 大汗淋漓旱威爲虐 野田禾苗半枯焦

小升初語文知識積累:字詞句段2

一、《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很多都有綽好,如“水鏡先生”是(司馬徽)、“臥龍”是(諸葛孔明)、“鳳雛”是(龐統)、“美髯公”是(關羽)、“小霸王”是(孫策)、“常勝將軍”是(趙雲)。

二、被稱爲“神機軍師”的人物是( 朱武),出自名著《 水滸傳》。

三、“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的作者是《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此詩的名字是《葬花詞》,此詩意在喻人,悲嘆自己的命運,控訴社會的黑暗,其思想性與藝術性均達到最高境界。

四、金陵十二釵指的是(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賈巧姐、李紈、史湘雲、秦可卿、妙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