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的,Wi-Fi 6真的來了。恩智浦的做法從側面印證了黃家瑞的說法,其大中華區市場經理邢國鋒告訴《IT時報》記者,恩智浦在Wi-Fi 6的佈局涵蓋路由器、汽車電子和IoT等方面,且研發成本全面向Wi-Fi 6傾斜,目前,恩智浦Wi-Fi 6產品已佔所有正在研發Wi-Fi 產品的九成以上。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 IT時報(ID:vittimes) ,作者:錢奕昀、李玉洋,頭圖來自unsplash

今年的517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新人”Wi-Fi 6成功pick到國內三大運營商的矚目,獲得與5G比肩的榮光,加上千兆光網,“光網+5G+Wi-Fi 6”的3000兆組合正式出道。

緊接着的5月18日,榮耀發佈了全球首款支持Wi-Fi 6+5G的平板電腦V6,再次拓展了Wi-Fi 6終端市場的版圖。

是的,Wi-Fi 6真的來了。“申請認證的Wi-Fi 6產品和提交的速度都比前幾代多且快。”Wi-Fi聯盟亞太區辦事處及大中華區總監黃家瑞告訴《IT時報》記者。

儘管5G建設如火如荼,但Wi-Fi依然承載了全球主要的數據流量。分析人士指出,Wi-Fi 6將成爲今年手機的標配,未來筆記本電腦也將集成Wi-Fi 6功能,而更廣闊的智能家居市場有望在2022年實現滲透。

IDC預測,2020年全球Wi-Fi 6設備出貨量將達到16億,主要來自AP (無線接入點) 與手機。到2022年,Wi-Fi 6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5億美元,全面超過Wi-Fi 5,2023年,在Wi-Fi連接市場佔比超過九成,實現普及。

要想實現這個目標,Wi-Fi 6還需一路“升級打怪”。

領跑:Wi-Fi 6將成手機筆電標配

2019年下半年起,幾乎所有新款旗艦手機都將Wi-Fi 6設爲標配:蘋果iPhone 11系列、三星Note 10和S20系列、小米10系列、vivo iQOO3、realme X50 Pro、華爲P40系列……4月,新一代iPhone SE支持Wi-Fi 6的消息,更預示着Wi-Fi 6正越來越親民。

悄然佔領Wi-Fi 6終端市場的還有筆記本電腦。2019年5月,Intel發佈了集成Wi-Fi 6的十代酷睿處理器Ice Lake,隨後一大波“自帶Wi-Fi 6”的筆記本電腦來襲,逐漸成爲市場主流。相對而言,臺式機市場稍顯“落寞”,目前尚無支持Wi-Fi 6的CPU和USB無線網卡,只能通過PCI-E無線網卡擴展。

一大波“自帶Wi-Fi 6”的筆記本電腦來襲

大帶寬、高併發、低時延、低耗電、更安全……作爲Wi-Fi技術的第五代演進,Wi-Fi 6在功能特性上與5G有諸多相通之處,尤其在室內,可作爲5G通信的有益補充,更關鍵的是,相比其他連接方式,Wi-Fi成本最低,這讓它的代際更替相對順暢許多。

“通常而言,一種新科技剛推出時,需要時間讓產品製造商教育市場,但我們看到,Wi-Fi 6剛被推出就被市場快速接受,許多手機、路由器及網絡產品等都使用了Wi-Fi 6。” 黃家瑞告訴記者,Wi-Fi 聯盟的產品認證向來被視作產業應用的拐點指標,自從2019年9月Wi-Fi 6 產品認證開始後,Wi-Fi 聯盟發現,許多芯片公司從源頭提供解決方案,以幫助產業鏈創造市場氛圍。

“智能手機將拉動Wi-Fi 6設備的出貨成長,加上萬物聯網態勢明朗,預計2022年Wi-Fi 6將成爲市場主流。”集邦諮詢分析師鄭雅文做過一個測算,截至2020年5月27日,共計有288項產品獲得Wi-Fi 6認證 (含153款手機、104款路由器、23款計算機與配件等) ,而且獲得Wi-Fi 6認證的產品自2019年第4季中期迅速成長,預計2020年約有逾25%的終端裝置搭載Wi-Fi 6。

分析機構對Wi-Fi 6普遍持樂觀態度。IDC3月發佈的《中國WLAN市場季度追蹤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已知的Wi-Fi 6終端設計型號已接近2000款,其中不乏諸多中國知名手機廠商。

傾斜:IoT芯片廠商轉向Wi-Fi 6

在中國聯通發佈的《Wi-Fi 6技術白皮書》中,Wi-Fi 6未來的應用場景聚焦於智慧家庭和工業應用,諸多描述與5G有異曲同工之處,這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電信運營商對於Wi-Fi 6的態度:千兆寬帶和5G的有效補充,智能電視、VR、智能家居、工業園區等高清視頻+萬物互聯 (IoT) 的場景中,都預留了Wi-Fi 6的位置。

部分新款智能電視配置單裏已出現了Wi-Fi 6。3月,聯發科攜手三星推出全球首款Wi-Fi 6 8K電視三星8K QLED Y20。4月,海信宣佈推出國內首款Wi-Fi 6電視A7F,藉助Wi-Fi 6新技術,海信稱,A7F的Wi-Fi連接速度要比同類Wi-Fi 5產品快2.7倍,播放高清視頻不卡頓。

2017年8月,企業級Wi-Fi產品供應商新華三發佈了業內第一款Wi-Fi 6產品,今年的領航者峯會上,新華三再度發佈7款全新產品,累計已經發布18款行業產品,可覆蓋普通、高密、軌交等全場景,此前新華三曾利用Wi-Fi 6的高帶寬,有效解決了PACS醫療影像傳輸所面臨的鏈路瓶頸。

“Wi-Fi 6設備將從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平板等移動終端開始,向智能運算及網絡應用延伸,IDC 預估 Wi-Fi 6 芯片出貨量將在2022年超過20億。”這是黃家瑞認爲的Wi-Fi 6發展路徑。

芯片廠商對此已開始佈局。

恩智浦的做法從側面印證了黃家瑞的說法,其大中華區市場經理邢國鋒告訴《IT時報》記者,恩智浦在Wi-Fi 6的佈局涵蓋路由器、汽車電子和IoT等方面,且研發成本全面向Wi-Fi 6傾斜,目前,恩智浦Wi-Fi 6產品已佔所有正在研發Wi-Fi 產品的九成以上。

圖源/恩智浦官方網站

Gartner數據顯示,至202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量將達到204億臺,中國物聯網設備量預計達到 89 億臺。

當前智能設備互聯有ZigBee、Z-wave、BT、LoRa等多種方案,但大多存在兼容性不夠、產業鏈不夠規模化的問題,萬物互聯的未來,對Wi-Fi 6而言,是絕對利好。

鄭雅文認爲,過去Wi-Fi技術以追求速率最大化爲首要目標,然而從Wi-Fi 6認證起,隨着萬物聯網態勢逐漸明朗,“支援衆多聯網設備同時穩定運行”成爲同等重要的目標,此前,英國飛機零件製造廠Mettis曾做過相關測試,確認Wi-Fi 6可在複雜擁擠高挑戰性的場域運行IoT設備。

Wi-Fi 6佔領IoT的另一個挑戰是,如何把Wi-Fi 6應用到更多IoT產品的細分領域?“廠商需要根據不同產品需求來定製相應方案,以更好滿足不同的用戶場景,”邢國鋒舉例稱,低功耗的Wi-Fi 6 SoC方案,可以充分利用Wi-Fi 6 TWT (允許設備之間設定喚醒時間,定期喚醒後傳輸數據,可大大節省功耗) 功能,解決電池類IoT產品的痛點。

降價:電信運營商強助攻

在升級的道路上,Wi-Fi 6還需再打掉一個“攔路虎”——價格。

記者在京東查詢發現,華爲、榮耀、小米、TP-Link的7款家用Wi-Fi 6路由器平均售價爲338元,而對標的7款同品牌Wi-Fi 5路由器,平均售價爲193元。Wi-Fi 6路由器平均售價比Wi-Fi 5高出75%。

家用Wi-Fi 6路由器

的確,相比Wi-Fi 5,Wi-Fi 6的射頻芯片、主控芯片以及天線系統更復雜,成本更高,“一般來說,同等配置下增加30%成本很正常。”國產射頻芯片廠商康希通信一名虞姓市場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

Qorvo亞太區資深市場部高級經理林健富對此表示認同,“Wi-Fi 6剛起步,供應鏈尚未成熟,整體成本會比Wi-Fi 5高出20%~30%。”

企樹科技是一家企業級Wi-Fi和物聯網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創始人兼CEO王振宇告訴記者,公司於去年10月開始推出Wi-Fi 6服務,如今,一半以上的新增客戶會選擇Wi-Fi 6。

“企業級Wi-Fi需要1臺AC (控制器) 、多臺AP (無線接入點) 、2~3臺交換機和1臺路由器,部分客戶還會加裝5G CPE,”王振宇告訴記者,Wi-Fi 6總成本約比Wi-Fi 5高出30%-40%,其中AC大約貴三成,AP大約貴五成,二者約佔總成本的80%-90%。

在任何一個通信技術更新換代的過程中,電信運營商都是市場上不可忽視的主導者。

4月底,上海電信率先宣佈啓動“三千兆升級”,並將在年底打造50萬戶“三千兆”家庭。無獨有偶,半個月後,5月17日,中國聯通也宣佈將步入“三千兆時代”,中國移動更是表示,將在下半年開啓Wi-Fi 6相關設備集中採購。

運營商啓動“三千兆升級”

電信運營商的大規模組網,對整個產業鏈而言無疑是明顯的風向標,路由器等產品的規模化出貨,Wi-Fi 6網絡的普及,都將推動Wi-Fi 6的芯片、模組、產品儘快跨過產能爬坡期,並迅速拉低產業鏈價格。

邢國鋒認爲,電信運營商會從今年開始在家庭網關產品上逐步推進應用Wi-Fi 6技術,這將進一步驅動Wi-Fi 6在消費類和企業產品導入。鄭雅文也發現,近期Wi-Fi芯片廠資本面動態活躍,併購事件相當頻繁。

不過, 與剛推出時相比,Wi-Fi 6的成本已下降不少 。據瞭解,2019年底,Wi-Fi 6版的AC和AP報價是Wi-Fi 5版的2倍以上。一臺可覆蓋100m2的AP,當時價格約爲2000-3000元,如今已降到1500元左右,而Wi-Fi 5 AP的現價爲1000元左右。

“隨着Wi-Fi 6的普及,成本會進一步下降,預計今年年底,總成本將只比Wi-Fi 5高出10%-20%。”王振宇對此抱有樂觀態度。

除了成本下降,Wi-Fi 6設備的出貨量也在持續增加。王振宇表示,2019年年底,設備下單後需要2-3周發貨,現在1周左右就能發貨。他同時預期,下半年Wi-Fi 6設備出貨量將佔到Wi-Fi設備總出貨量的30%以上,“Wi-Fi的迭代遵從4-5年週期的規律。以Wi-Fi 5爲例,第一年設備出貨量佔5%,第二年佔30%以上,第三年佔70%以上,第四年佔90%以上,Wi-Fi 6也同樣如此。”

挑戰:芯片國產化

運營商和廠商的助力,爲Wi-Fi 6注入了發展機遇,但要在短時間內成爲市場主流,Wi-Fi 6仍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譬如, 射頻芯片的海外壓制

“Wi-Fi 6芯片裏的功率放大器 (PA) 、濾波器等射頻前端器件大多由國外廠商供應,”林健富認爲,這是目前Wi-Fi 6整體價格較高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Qorvo和Skyworks是全球射頻前端模塊的大廠。所謂射頻前端模塊 (RF Frontend Module, RF FEM) ,包括功率放大器、濾波器、雙工器、射頻開關、低噪放大器等器件模塊,由於各種原因無法集成到射頻芯片裏,通常一塊主板三分之一的空間是射頻電路。通俗來講,射頻器件是無線連接的核心,是實現信號發送和接收的基礎。

圖源/中國產業信息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射頻芯片被認爲是“模擬芯片皇冠上的明珠”,而模擬芯片一直是中國的弱項,長期以來,射頻FEM芯片主要被美、日等國的廠商把控。

小米、華爲今年推出的Wi-Fi 6路由器上,PA就來自Skyworks。“Skyworks在PA市場上起碼佔七成。”雷迅科一名蔡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Wi-Fi PA領域,雷迅科和康希通信是國內兩家代表性的企業,但兩者市場份額合起來還不到10%。

日前,康希通信繼Qorvo、Skyworks後推出了Wi-Fi 6射頻前端芯片。

“再過一兩個月,我們也會推出Wi-Fi 6樣品,10月份通過測試驗證後就能向客戶供貨了。”上述蔡姓工作人員表示,華爲、中興、四川天邑等都是雷迅科的客戶,且華爲已經在和他們商談合作事宜。雖然市場份額沒有Skyworks多,但價格相對便宜,“Skyworks一般會比我們貴30%以上。”

上述蔡姓人士表示,2022年將成爲Wi-Fi 6進入物聯網的關鍵之年,他期望屆時國產Wi-Fi 6芯片的市場份額能夠有所提升,“我們做國產替代很有意義,不僅能拉低設備成本利於推廣,更重要的是不被人卡脖子,不然高利潤都被國外廠家賺走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 IT時報(ID:vittimes) ,作者:錢奕昀、李玉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