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三國的觀衆朋友們都知道,趙雲不僅是一個忠義無雙的形象,更是在電視劇和小說演義裏面,都是人緣頗好的形象。

趙雲

但實際在歷史上,趙雲的形象並非那麼正面。他雖然有忠義無雙的一面,但在爲人處世上,有兩件事最爲人詬病。其中第二件事,更是讓他在諸葛亮的心中,大打折扣。

【一】拿下漢中拒絕封賞

劉備的一生,起家雖然是從荊州起家,但是那畢竟是“借”出來的。並且孫權勢力就在身邊,荊州遲早會成爲前線,並不能適合發展。

公元212年形勢圖

所以當劉備拿下了漢中之後,他的政權纔算是穩定了下來。有了蜀地這一要地,劉備也就有了自己的戰略縱深,也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一方諸侯了。

因此在拿下了漢中之後,劉備大肆封賞,不管是跟着自己拿下漢中的張飛、法正、黃忠等人,還有鎮守在荊州的關羽,甚至是新投靠過來的西涼錦馬超,劉備都大肆封賞。

趙子龍

據史書記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都被封爲了四方將軍,同時在金銀玉帛上,劉備也沒小氣,着實是大方了一會。

但這個時候,趙雲就衝出來了,他勸諫劉備說是漢中之地纔拿下來,這裏的百姓都飽受戰亂之苦,若這時候將庫房裏面的金銀玉帛都拿出來犒勞將士,倒不如散給百姓,好贏得民心。

趙雲的話,當即讓劉備麾下的將士都感到不痛快。明明是拿下了漢中,還少有地將曹軍正面擊退,這等大勝,既得到了土地,又贏得了勝利,若是將賞賜奪回,那將士的心豈不是寒了?

白馬銀槍趙子龍

趙雲並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他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這件事。

下面第二件事,更是如出一轍,這次讓諸葛亮對趙雲都有些失望了。

【二】北伐之後辭退了全體將士的慰勞費

演義之中,諸葛亮一次北伐本來是大勝,奪下了北伐的基地。

只可惜馬謖紙上談兵,敗走街亭,因此諸葛亮只好將剛拿下的三郡百姓遷徙往漢中,無法佔據剛奪下的城池。

而斷後的任務,交給了趙雲,趙雲當時已經是年老了,但他還是順利完成了任務。

諸葛亮北伐圖

事後諸葛亮總結經驗教訓的時候,難得表揚了趙雲,並且還將趙雲的部隊作爲唯一有功有賞的部隊報了上去。

這本來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有賞有罰,讓諸葛亮治軍顯得賞罰有度。可趙雲這個直腦筋的人,偏偏要將這一賞賜給拒絕了。他認爲自己雖然完成了斷後的任務,但並沒有做到扭轉戰局,整個北伐還是輸了,所以只能拒絕賞賜。

相信各位看官看到了這裏,也知道了趙雲這個性格確實有點讓人難以相處。

明明都是兩件皆大歡喜的事,趙雲偏偏讓他的同僚和部下弄得不痛快。

公元229年形勢圖

第一件事就好比我們在職場上,當團隊在老闆的帶領下,完成了一件非常艱難的項目(拿下了漢中),還取得意料之外的成果(斬殺夏侯淵等),老闆也高興,拿出了超額的獎金和分紅。

但這個時候了就有一位經理(趙雲)跳出來,認爲現在還沒有到高興的時候,我們應該將獎金和分紅都拒絕了,將這部分錢做好事捐出去,這樣全了大家的名聲。

這樣一來,哪個同事不討厭這種行徑,不會認爲這是攪屎棍?

至於第二件事,就更讓趙雲的部下和上司感到不快了。本來是艱鉅的任務(斷後阻擊曹軍),經理(趙雲)帶着大家完成了,上司十分高興,要樹立一個典型,給經理(趙雲)部下賞賜,但被趙雲主動拒絕了,還說別的經理乾的不行,所以咱們這個季度沒有完成任務,不應該接受獎勵。

趙雲

那麼趙雲的部下就會認爲,自己的主管經理,是個不近人情的人,你作爲經理有集體榮譽感不假,但我們這些小兵,不要賞賜難道去喝西北風麼?

對於趙雲的上司諸葛亮而言,趙雲這樣說,就是在揭開他的傷疤,打的可是他的臉,所以諸葛亮也會感到不痛快。

聶遠飾演的趙雲

從上面的兩件事來看,趙雲是個綜合能力不低,並且忠心耿耿有大局觀的人物,但可惜的是,他的情商太低,這樣做事,很容易的罪同事。

難怪有識人之能的劉備,終其一生都是將趙雲當做了親軍將領來培養,並沒有讓他去打多少需要配合的戰役,因爲他知道,趙雲這樣的人,可以獨當一面,但絕對難以配合作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