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知家消息,近日,西安高新區一園區內多條道路兩側發現停滿了近百輛的純電巴士、廂式貨車,停放快一年了始終無人看管,無名路彷彿成了免費停車場。可以看到,停放在這裏的新能源車輛,部分已經完成上牌,且車輛尾部標識寫有“青年汽車”的字樣。

這些新能源汽車停放在這裏已有一段時間,至今也沒有相關負責人進行處理。部分純電巴士的車門可隨意打開,座椅仍有塑料保護套,意味着是全新車輛,但車廂內已積滿灰塵。車輛停放不規整,導致其他車輛通行受阻。由於停放時間較長,即使是新車,也顯得有些破舊了。

園區道路工程項目負責人劉先生表示,這些車輛大概是去年8月份的時候停放在這裏的,到目前爲止也沒有挪走,嚴重影響道路建設進度和旁邊企業的大型載貨車輛通行。

劉先生還透露,此前他已經聯繫到車輛有關企業、交警等有關部門,具體現在也沒有明確的處理方案。“我上個月聯繫到一位知道這些車輛情況的張先生,他說一週內會挪車,但之後一直沒有動靜。”劉先生說。

此外,部分車輛上貼有‘西安高新區市政配套建設有限公司’出具的告知書,寫着車輛違規佔道停放已影響道路建設和安全,限貴單位於2020年1月20日前將車輛駛離,落款時間爲1月13日。

同時,西安交警支隊高新大隊開具的多張違法停車告知單上寫着,車輛在普新二路違法停車,請車主在15日內接受處理,落款時間爲5月21日。

當地交警部門對此表示,最近接到投訴後,交警部門去現場覈查並貼了違停告知單。這些純電巴士原本打算用來當定製巴士,但因園區周邊人流量小,大車司機工資高等原因沒有運營起來,原本準備用來當物流車輛的廂式貨車,也因園區企業有自己配套的物流體系被擱置。目前,交警除了開具違停告知單,還將聯繫車主進行催挪,督促車主儘快挪車。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汽車此前曾因新能源車騙補,被列入工信部第二批騙補罰單。2017年2月,工信部曾針對新能源汽車騙補企業開出罰單,包括青年汽車在內的7家騙補車企,遭到行政處罰。其中,金華青年汽車公司2014年銷售給上海巴士公交有限公司245輛新能源汽車,實際安裝電池容量小於公告容量,與《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不一致。

青年汽車集團去年曾因“水氫發動機”而出名,該集團旗下的杭州青年汽車公司於去年11月完成破產程序,但該集團的主營業務純電動城市客車仍在正常運營。

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除了得益於國家資金大力扶持外,出行市場的興起和投放也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但隨着補貼逐步減少且審覈嚴格,出行市場的低迷,新能源汽車銷量也呈現下滑趨勢。而一些隨之湧起的'粗製濫造'的新能源汽車,則成爲被拋棄的對象,此前全國多地已出現多個新能源汽車‘墳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