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就算在諸葛亮死後,魏延接班諸葛亮,蜀漢也不能復興,諸葛亮死後蜀漢不僅有內憂,還有外患,而且軍事經濟實力都明顯比不上其他兩國,魏延只能守住現在的蜀漢,但是想要繼續北伐,可能需要很多年來讓蜀漢休養生息,把軍事經濟農業等實力搞上去纔有繼續北伐的資本。劉備在世的時候很重用魏延,將他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可是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就爲了防止魏延反叛就處處防備着他,還不聽取魏延的有效建議,多次北伐大量消耗了蜀漢的軍力、財力、物力,而且打起仗來拖拖延延,如果讓魏延來指揮可能能夠更快地完成北伐,就會有一個不一樣的結果。

大家好,我們的用智能引領快樂走進新的領域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一直是神機妙算的形象,可是他看人沒有劉備看得準,這也是爲什麼劉備能夠做老大而諸葛亮只能做老大手下的軍師的原因。既然能做老大,畢竟有他的過人之才。三國中的大將魏延,劉備認爲這個人雖然天生反骨,但是很可靠,諸葛亮卻不這樣認爲,諸葛亮死之前用策劃計謀除掉了魏延。其實,魏延的才能並不差於諸葛亮,假如魏延沒有被殺掉,而是接班的諸葛亮,那麼蜀漢能復興嗎?
能不能復興不知道,但是絕對不會那麼快滅亡的。魏延與諸葛亮的意見並不相同,諸葛亮講究穩操勝券,而魏延喜歡直接和敵人對上。在七擒孟獲中,相比諸葛亮的七次擒拿孟獲的計劃消耗了蜀漢的兵力,魏延的直接出擊可能更好一點。諸葛亮推薦姜維代替自己,其實明顯魏延的能力比姜維更強一點,魏延不僅在軍事上面有自己的見解,在計謀方面也和姜維不相上下。就算魏延大舉進攻最後失敗了,他也能守住蜀漢。畢竟魏延曾經幫助蜀漢政權鎮守漢中十多年,嚇得曹操等兩方勢力都不敢進攻,可是姜維做不到。
魏延應該是三國演義中最冤枉的人物,就因爲天生反骨,被諸葛亮處處防備着,死了都要拉他一把,就是害怕魏延奪了蜀漢的政權自己做老大。其實魏延跟在劉備身邊,從來不曾有過反叛之心,心甘情願爲劉備鎮守蜀漢政權十多年。劉備在世的時候很重用魏延,將他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可是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就爲了防止魏延反叛就處處防備着他,還不聽取魏延的有效建議,多次北伐大量消耗了蜀漢的軍力、財力、物力,而且打起仗來拖拖延延,如果讓魏延來指揮可能能夠更快地完成北伐,就會有一個不一樣的結果。
其實就算在諸葛亮死後,魏延接班諸葛亮,蜀漢也不能復興,諸葛亮死後蜀漢不僅有內憂,還有外患,而且軍事經濟實力都明顯比不上其他兩國,魏延只能守住現在的蜀漢,但是想要繼續北伐,可能需要很多年來讓蜀漢休養生息,把軍事經濟農業等實力搞上去纔有繼續北伐的資本。如果魏延也像姜維那樣繼續北伐,最後的結果也是退守蜀漢。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