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不一样的我不一样的欢乐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曹丕在位期间,司马懿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曹丕对抗曹氏宗亲,但并没有被赋予实权。曹丕死后曹叡即位,曹叡即位时年仅23岁,当时司马懿也是曹魏老臣了,然而在曹叡统治期间,却一直表现得唯唯诺诺,好像害怕曹叡似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要知道曹叡死后,司马懿后来可是权倾朝野,一手遮天啊!
曹叡真“明帝”,深知驾驭人臣之道
曹叡谥号明皇帝,“明”这个谥号可不是随随便便能得到的,可见时人对他的肯定!非思虑果远,任贤致远,遏恶扬善不可曰“明”也!曹叡继位时虽然年少,但是英明善断。《三国志》作者陈寿曾这样评价曹叡:“明帝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从陈寿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知道,曹叡果断坚毅,率意而行,颇有人臣之明君的大气概。
曹叡统治前期是颇有建树的,刚上任不久便制衡了曹丕给他留下的四位辅政大臣:曹真、曹休、司马懿、陈群。这四个人个个功绩卓越,曹叡深知曹真,司马懿等人权势过大对自身的皇位便有威胁,于是他就让曹真始终和司马懿互相牵制,从而让司马懿始终无法越雷池半步。
司马懿羽翼未丰
曹叡时期,司马懿羽翼未丰,且当时曹氏宗亲势力强大,司马懿当然不敢造次,只得唯唯诺诺,等待时机。要知道造反这事可不是开玩笑!时机把握得不好,一旦失败全家都得死。
虽然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一代比一代弱,但是曹氏政权积累了很多的人脉和忠臣,假设司马懿造反,就算侥幸成功了,很多大臣也不会服。司马懿此时要做的就是培养自己的人,然后把自己的人安插到各个部门去,这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之前陈群草创九品中正制,初衷是把汉代的察举制进一步制度化,也把官员任免的权力收回中央,同时还能保证士族的权益。司马懿为了进一步收买士族人心,就把九品中正制改为州中正,重新把官员任免的权力下放。尽管当时司马懿笼络了士族之心,但他提拔的官员还在中下层,并不在朝堂之上,所以司马懿在等待自己可以左右魏国政治的时机。
曹叡早期是个明君,司马懿又羽翼未丰。面对如此厉害的君主,司马懿自然是心有敬畏之意的。司马懿跟曹叡就像是一个精明的老板和一个能干的员工。曹叡发挥了司马懿最大的能力,也培养了司马懿在朝中的威望和势力。曹叡死后,给了司马懿的托孤重任,却终为后来司马家族篡权埋下了伏笔。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