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外媒报道,亨利卡维尔将重新回归DC宇宙扮演超人,正当影迷高呼DC要重新崛起时,华纳却出面宣布亨利卡维尔的这次回归并不是拍摄《超人:钢铁之躯2》,而是在将来要推出的《雷霆沙赞2》、《黑亚当》或者《海王2》中客串出现,顶多是个配角。因为华纳给超人的定位将会是DC中的绿巨人,所以接下来他只会在其他DC宇宙的电影中充当配角甚至客串,而关于他和超人角色的未来,华纳高层还没有定论!What?难道就因为超人的能力太强,就只能充当酱油角色?



不得不说,华纳的各种神操作,已将辛苦搭建的DC电影宇宙搞得支离破碎。

神操作(1):急于求成,自乱阵脚。2013年扎克·施耐德和克里斯托弗·诺兰合作了《超人:钢铁之躯》开启了DC的电影宇宙,并在全球获得了6.68亿美元的票房,作为新电影宇宙的开画电影,《钢铁之躯》绝对可以称得上成功二字了,但可惜的是尝到甜头的华纳并没有静下心来规划电影宇宙,而是急于追赶漫威的脚步,沉寂两年后在2016年直接推出了《蝙蝠侠大战超人》,这部电影虽在全球获得了8.7亿美元的票房,可是口碑却是一落千丈,让众多影迷大跌眼镜。


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华纳对这部片子的定位问题。漫威在推出《复仇者联盟》之前,一共推出了5部超英个人电影引出了钢铁侠、绿巨人、雷神和美国队长。在漫威看来,这五部电影,每一部都是《复仇者联盟》的铺垫。而华纳则不同,为了尽快的推出《正义联盟》对抗《复仇者联盟》,他们已无法按部就班的做好前期的铺垫,所以他们给《蝙蝠侠大战超人》的定位更像是过渡,只是为了尽快的搭建DC宇宙的世界观并引出神奇女侠。这也就直接导致了2017年《正义联盟》在影片时间受限的情况下,剪辑混乱、剧情不连贯,票房、口碑双差评!


神操作(2):规划混乱,计划永远比不上变化。漫威宇宙电影之所以能受到大家的欢迎,更多是得利于他有一个有长远目标的掌舵者:凯文·费奇。每一个阶段有哪些人物登场、有哪些电影上映,漫威都会提前公布并严格执行,即使有一些电影票房失败,漫威要做的也是及时止损,甚至更换电影风格。比如《美国队长1》,全球票房仅有3.7亿美元,这在漫威系列电影中排名倒数第二。所以在拍摄《美国队长2》时更换导演,由罗素兄弟掌舵,并将影片定位为谍战动作片,设计了一系列的近身搏斗戏,将美国队长由神变为人,最终影片口碑成为系列最高分,并在全球收获了7.14亿美元的票房。

反观DC,不要说第几阶段了,每次公布电影只能看到目前正在拍的电影排序,而后面的排序只有时间,片名都只有两个字:未定。它的上映计划甚至都不如它的调整计划清晰:《蝙蝠侠》换人重启、《闪电侠》延期、《钢骨》遥遥无期、《超人2》无计划。是不是感觉不可思议?其实看一下华纳内部的立项逻辑就会真相大白了。华纳目前的电影计划大多是由导演或者演员毛遂自荐提交项目,然后高层会像面试一样审核项目,确定投资与拍摄计划。


《闪电侠》从2014年筹划,目前已拖了整整6年,最后急得埃兹拉·米勒亲自写剧本,才拿到了2022年7月1日上映的档期;今年大卖的《小丑》由托德·菲利普斯自编自导,并担任制片人;2018年初“小丑女”玛格特·罗比亲自招募编剧,写了一份小丑女外传,这才有了今年上映的《猛禽小队》;新《蝙蝠侠》的导演马特·里夫斯,同时也是新《蝙蝠侠》的编剧,他在采访时明确表示:新的蝙蝠侠不是起源电影,也不会是任何一部漫画的改编,剧本会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明白了没?规划?在华纳这儿是不存在的。他们只是在等,等演员、等剧本、等导演,所以大家一直所诟病的华纳DC宇宙经常换人重启这种事也就不稀奇了吧?


神操作(3):迷之宣发,永远搞不懂的宣发套路。DC电影近年的电影虽算不上成功,但它似乎总结了一套自己的规则:靠重启换人填坑、靠粉丝骂战宣发。2017年《正义联盟》上映前发布的海报故意不将超人的头像印到海报上,引来无数粉丝的大骂,虽然起到了吸引粉丝进入影院的目的,但在影片本身口碑不好的情况下,又让无数粉丝的怒火无处发泄,只能用低分回应华纳的涮粉行为,后来票房和口碑急速下滑后,又着急的将超人印到了海报上,可惜大局已定。


今年的《猛禽小队》又出现了一幕令人苦笑不得的深井冰命名:《Birds of Prey And the Fantabulous Emancipation of One Harley Quinn》,这片名长度是想占据整版宣发的版面吗?在票房不佳,被粉丝一顿狂怼之后,华纳又紧急修改了片名,将片名缩短成《Harley Quinn:Birds of Prey》。What?还有上映后再改片名的?华纳:在我这里,一切皆有可能!而《海王》之所以能成功,就因为导演温子仁太了解华纳的尿性了,所以他在合同里注明的第一条就是:华纳不要过多干预电影的拍摄,而在后期的宣发中,温子仁的团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C的电影近些年也进入了一个怪圈,那就是“火一部,必扑一部”的怪圈。《超人:钢铁之躯》火了,《超蝙大战》扑了;《神奇女侠》火了,《正义联盟》扑了;《海王》火了,《雷霆沙赞》扑了;《小丑》火了、《猛禽小队》扑了。比起漫威出品95%的超稳定发挥(22部电影,只有《无敌浩克》赔本),DC则如同豪赌掷骰子般仅有50%的成功率,让DC迷看不懂。

其实DC和漫威一样,都是有众多漫画和影迷基础的,所以DC没必要紧盯漫威,更没必要跟着漫威的路子走,建立自己的风格并统一、规划好自己的计划并执行,这才是华纳和DC应该去做的。就如CW电视台在小荧屏上搭建的绿箭宇宙一样,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扩张自己的宇宙世界观才是正道。


最后,鉴于目前华纳的操作方式,给整天给华纳和DC喊话想要继续扮演超人的傻憨傻憨的亨利卡维尔一个建议:自己找个信得过的编剧,写一部超人的单人电影,然后拿着剧本去找华纳高层吧,至于结果嘛?还有比给别人的电影做配、打酱油更差的结果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