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作爲家長要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有人說"孩子的到來,讓家裏充滿的陽光和希望”。那麼,父母沒有理由不去百般呵護他,沒有理由不去全心愛護並竭力教育他,使之成爲棟樑之材。父母愛孩子,要學會把愛撒到孩子心裏。

著名教育專家孫雲曉指出:“教育的祕訣是真愛。”美國“兒童問題”專家、教育學家威廉·哥德法勃對布賴恩的成才歸功於“真愛法則”。

他說:“愛,是一個孩子向前的全部力量,教育的祕訣就是愛,教育的捷徑就是愛之路。很多家長老師對調皮搗蛋的孩子進行教育後看到沒有任何效果,就認爲這些孩子無藥可救了,於是家長老師也就失去了耐心,放任自流,結果只能使孩子流浪在犯罪的邊緣。”

很多父母在有意無意之間都誤解或錯用了愛,例如,有一些父母,把“嚴是愛”理解爲對子女獨斷權威式的教育,他們不顧及子女的感受,採取高壓政策,家庭氣氛比較壓抑,壓制兒童自由思維,使孩子唯唯諾諾。顯然,這不是“真愛”。

也有些父母對孩子只是愛而不教,缺乏要求,缺少理智,過分寵愛。這些父母疼愛孩子,孩子“要什麼就給他什麼”,孩子要買東西就趕忙給他錢。父母的這種做法也不是愛,這隻能是滿足他一時的物質享受而已!真正的愛應該是去關懷他、幫助他、引導他,讓他感受到親情的溫暖,這些不是金錢所能替代得了的!哲學家盧梭說過:“不要對孩子百依百順,那樣會使孩子成爲不幸的人。”

愛一旦超過正常限度,就成了“溺愛”。溺愛的害處很大,會使孩子身心發展產生嚴重缺陷,給孩子情感、意志、品德、性格方面造成不可挽回的消極影響。嬌子如殺子,溺愛放縱子女往往導致悲劇。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呵護和關愛,但愛孩子並不是肆意寵愛,讓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愛孩子是一門學問。父母給予孩子的應該是真愛。這種真愛,是以關懷爲起點,以理解爲基礎,以尊重信任爲核心,以嚴格要求爲原則的愛,這纔是父母給予的真正的愛。這樣的愛能使孩子感受到無限的溫暖,成爲他積極上進、健康成長的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