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七十二名将来源于宋朝武庙,是宋朝选出在武庙与姜太公一同受人们香火供奉的宋之前的名将,非忠义之辈不能上榜。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名将云集,却只有张辽一人入选了七十二名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其他人还不够格?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七十二名将的由来。宋朝时期有文武两庙,文庙供奉着“文宣王”孔子和他的七十二名弟子,为了和文庙相对应,宋微宗时期有大臣进谏,建议重新调整武庙的布局,此后官方便重新选出七十二位以前的名将作为陪祀,与姜太公一同享受人间香火供奉。七十二名将选拔出来更多的是为了教化作用,教导百姓要像这七十二位历史名人学习,报效祖国,其政治色彩已经远远超过宗教祭祀和祖先崇拜,但是对于当时的宋徽宗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为何曹操手下只有张辽一人入选了七十二名将,而其他人却没有。我们都知道,曹操在东汉末年到三国之初,占据了天下十三州的九州之地,地大物博,资源丰厚,其手下也是战将千员,兵力数十万,是东汉末年后期最大的军阀势力。而曹操本人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和战略家,非常善于行军打仗,手下猛将征战一生,但很多著名的战役都是曹操亲自指挥或督战的,可以说有这么一位优秀的军事家,掩盖了手下猛将的才能和独自发挥水平的机会。但张辽能在众多良将中脱颖而出,靠的是张辽善于抓住时机和勇猛善战以及对战场形势的判断,从而能独当一面。


张辽的才能屡次受到领导曹操的赞誉和赏识,一次是在白狼山之战中,当时有诸多大将参战,像徐晃、张郃、曹纯等大将都在场,但只有张辽主张出兵破敌,曹操当时将麾旗授予张辽,张辽不负众望,指挥数万骑兵冲锋在前,一举攻破了乌桓大营,斩杀蹋顿,获得了胜利。此战中张辽的胆气谋略与曹操一致,以长途跋涉的少量兵力大破以逸待劳的乌桓与袁氏兄弟,解决了边境乌桓的隐患。


还有一次就是镇守合肥期间,当时孙权率领数万大军进攻合肥,也是张辽主张主动出击,搞了一次突袭战,临时招募死士攻入孙权营中,杀得孙权胆战心惊,吴军锐气也由此而破。最终以七千守军抵挡了孙权十万大军,从而守住了合肥阵地,之后又在逍遥津追击撤退的吴军,差点活捉孙权,从而也成就了张辽“威震逍遥津”的美名。事后,曹操来到合肥的战场,沿途走过交战的地方,感慨良久,感慨的是张辽等人的不易,以七千守军不仅守住了合肥,还击退了东吴的大军,稳定了东线的战局,这一战对于曹操来说可以说是意义重大的。


而正是上面这两次突出的战绩,成就了张辽的名将之名,尤其是合肥之战,张辽与乐进、李典三人离开曹操的情况下,独自作战的情况下胜利的,加上此战的影响力,张辽的才能与谋略堪比曹魏的一流名将。


其实,关于入选六十四名将或七十二名将的标准,史书上是有记载的,只要是“良将”就可以,而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名将的标准,但在笔者眼中,张辽的确有其自身的突出闪光点,或许这就是后人把他列入七十二名将的原因。而曹军中的其他将领,要么打过败仗,像曹仁败给周瑜,张郃输给张飞,于禁败给关羽,夏侯惇被人抓过俘虏,夏侯渊干脆被砍了脑袋。要么就是像徐晃、乐进那样的,虽然没有大的败仗,但是也没有太突出的战果,自然对他们的评价要比张辽差一些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