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宝宝在接种疫苗24小时内出现发热的同时,还常伴有烦躁、乏力、嗜睡和周身不适等不良反应。有些疫苗接种后,接种部位皮下会持续硬结,无压痛,这属于疫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家长不需特别担心,硬结会于接种后几周或几个月内消失,不会给宝宝造成任何后遗问题,不会影响下次预防接种。

据大连市疾控中心消息,我市继2019年6月实行阶段性MMR替代麻MR后,将从2020年6月起,正式将儿童8月龄接种MR调整为接种MMR,全面实施免费的2剂MMR免疫策略,即8月龄和18月龄分别接种1剂MMR。

两剂麻腮风疫苗有哪些优势呢?

增加了流腮的免疫剂次,既降低了1剂MMR发生免疫失败的风险,又可以使相应抗体水平维护在有效防病水平以上,而且保护时间更长。

增加了流腮的免疫剂次,既降低了1剂MMR发生免疫失败的风险,又可以使相应抗体水平维护在有效防病水平以上,而且保护时间更长。

麻腮风疫苗:

全称为“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可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

可以看到,麻腮风疫苗比麻风疫苗多预防了流行性腮腺炎这种疾病。

阶段性使用麻腮风疫苗替代麻风疫苗接种

辽宁省继上海、浙江省、河南省、山东省、吉林省后,采取了为适龄儿童首剂接种麻腮风疫苗的免疫策略。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已经正式下文,决定在全省范围内阶段性使用国家免疫规划用麻腮风疫苗替代麻风疫苗接种,确保适龄儿童及时获得疫苗保护,避免相关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为什么将麻风疫苗改为麻腮风疫苗?

2018年至今,由于生产企业产能不足等原因,我国多数省份均出现了麻风疫苗短缺情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门下发文件,明确指出在麻风疫苗供应紧张阶段可以在8月龄使用麻腮风疫苗代替麻风疫苗接种。

同时,使用麻腮风疫苗代替麻风疫苗接种不但符合麻腮风疫苗的免疫程序,还使受种儿童增加了1剂次腮腺炎疫苗成分的接种,增加了对腮腺炎这种疾病的保护效果。因此,我省在目前麻风疫苗供应紧张阶段使用麻腮风疫苗代替麻风疫苗接种。

前期未及时接种麻风疫苗的儿童咋办?

由于前期麻风疫苗断货,8月龄未进行麻风疫苗接种的儿童同样可享受两剂次麻腮风疫苗的免疫程序,为儿童补种麻腮风疫苗。

同时,延迟一段时间接种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也不会增加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已经接种过1剂次麻腮风,后续换疫苗没影响吧?

在8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后,不影响后续疫苗的接种,每名儿童只需继续按照原定的疫苗免疫程序开展接种即可。

疫苗知识小科普

哪些宝宝不能接种麻腮风疫苗?

就像其他所有疫苗一样,麻腮风疫苗也存在着禁忌症,具有下面这些特殊情况的宝宝是禁止接种麻腮风疫苗的: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4.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另外,如有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我们不会禁止接种,因为疫苗本身不会加重这些疾病的病症,但是在接种疫苗后会有诱发疾病发生的可能存在,因此需要家长慎重决定是否给宝宝接种疫苗。

针对禁忌症和慎种的宝宝,家长要如实与接种医生沟通,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判断是不是可以让宝宝接种疫苗。

接种麻腮风疫苗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注射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

2.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3个月以上接种本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3.使用其他注射类减毒活疫苗与接种本疫苗间隔至少1个月。

如果对于免疫程序的变更事宜及接种时间安排可到辖区接种单位咨询,也可致电全省卫生热线12320进行咨询。

接种疫苗的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其实,宝宝打完疫苗后或多或少都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健康宝宝一般比较轻微,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出现皮疹、胃肠道不适和局部红肿等。

如果宝宝接种疫苗后,出现这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可以参考下面的处理方法。

1.发热

宝宝在接种疫苗24小时内出现发热的同时,还常伴有烦躁、乏力、嗜睡和周身不适等不良反应。一般宝宝的体温都在38.5℃以下,可能会持续1~2天。还有一些宝宝可能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下,并且没有其他明显不适的症状,就没有必要进行特殊处理,可以让宝宝多喝水,多休息,一般1~2天体温就能恢复正常。

但如果宝宝的体温超过38.5℃,体温持续2天后不退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同时宝宝还伴有比较严重的烦躁或呕吐等症状,父母就要考虑是不是在此期间宝宝又受到了其他病菌的感染,这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2.胃肠道不适

有的宝宝打完疫苗前两天不爱吃饭,有的还会出现轻度腹泻表现,还有的宝宝会呕吐。如果症状不重,宝宝精神还不错,那就在家多喝水,清淡饮食,宝宝不爱吃也不要强迫,过个两三天就好了。

如果宝宝症状严重,持续三天以上不见好转或者伴有高热或者脱水,精神不好,那么随时去医院。

3.皮疹

在接种疫苗后无其他原因而出现的皮疹当中,以荨麻疹最为多见,一般在接种疫苗后数小时以至数日发生。特殊皮疹,如麻疹类疫苗于接种后5~7天出现稀疏皮疹,一般7~10天消退。

4.局部红肿

宝宝疫苗接种部位持续红肿是身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需要提醒家长的是,接种部位一定要保持清洁,无需覆盖。

如接种部位红肿范围较小,程度较轻,能在几天内消退,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家长无须担心;如红肿范围较大,程度较重,应到医院就诊。

5.硬结

有些疫苗接种后,接种部位皮下会持续硬结,无压痛,这属于疫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家长不需特别担心,硬结会于接种后几周或几个月内消失,不会给宝宝造成任何后遗问题,不会影响下次预防接种。必要时可热敷。

接种疫苗,可以这样理解为让宝宝经历一次轻微的疾病过程,从而产生针对这一疾病的抵抗力。正确、理性的看待并处理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才是家长最该做的。同时要注意,接种疫苗前后,都要避免接触密集人群,减少接种时期的交叉感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