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門這一輩的年輕人身上最根本的問題不是能力不行,也不是不敢殺人,而是他們沒有從根本上理解所謂的“殺和殺意”到底是什麼,老天師和夏老對殺意的詮釋代表了老一輩的態度,這只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而已,但長期處於和平時代的年輕一輩,已經不能體會到這種概念了,太平時代已經不需要殺手,唐門也隨着時代的洪流逐漸勢弱。此時全身殺意的馬龍,曾經一度讓我有一種他下一秒就要出手的感覺,唐門一直在公司的平衡之下對殺人有諸多限制,他事先也諮詢了家族前輩可以自由處置“全性妖人”夏柳青,所以他對夏老說到:“我需要你成爲我的一課,一堂絕佳的實踐課。

張楚嵐因爲任務遊走在各大門派之間,而最新一個任務是跟隨他爺爺張懷義的腳步去了唐門,這個以毒冠絕天下的門派,是個活在傳說中的古老且神祕的門派,其門派名稱來自創始人的唐姓,所以這個門派是靠家族關係維繫下來的。

唐門

隨着時間的發展,唐門在近幾百年破除了只收姓唐的門徒的規矩,才真正的讓唐門發展壯大起來。不過門派還是分爲兩股勢力,內門是唐姓弟子,外門可以是外姓。唐門絕技“丹噬”只有內門纔可以修煉。張楚嵐看到的唐門外部變成了武校,異人在山上的舊校區修行。

從目前交代的故事背景來看,《一人之下》中的唐門並沒有給我一種之前電視電影中那種用毒殺人於無形,或者各種中毒身亡的可怕場景。而是一個相對平和的門派,有時還有點搞笑,時代不同了,門派的發展確實不像老一輩那樣你死我活了。

唐門一族掌門等人

唐門馬龍,想要成爲殺手卻下不去手

唐門整個門派的狀態,雖然個個都是能用毒的高手,但卻缺少了殺伐果斷的“惡”,這一點在一心想要成爲殺手的馬龍身上表現的非常明顯。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紹了他在面對寶寶和垂死的夏老之時的心理特徵。

想成爲殺手的馬龍先是在和寶兒姐的對戰中多次走神,對寶兒姐的專注產生過很多猜測導致他最終處於了不利位置,從而失去了作爲刺客的先機,敗給了寶兒姐。

馬龍對戰寶兒姐

而對他心理描寫最關鍵的是他刺傷了夏柳青之後的態度,打敗了全性夏柳青之後他應該跟着其他同門一起去追張楚嵐等人,但爲了證明自己可以成爲一個合格的殺手殺人,他選擇留下補刀,讓夏柳青的死教會他成爲殺手的第一課。

刺傷夏柳青

此時全身殺意的馬龍,曾經一度讓我有一種他下一秒就要出手的感覺,唐門一直在公司的平衡之下對殺人有諸多限制,他事先也諮詢了家族前輩可以自由處置“全性妖人”夏柳青,所以他對夏老說到:“我需要你成爲我的一課,一堂絕佳的實踐課。”

馬龍的殺意

馬龍給自己做了很多心理鋪墊,只要下了這個手,自己就能理所當然的成爲自己期待的冷酷、殘忍且嗜血的殺手,殺了夏柳青就能開了他殺人的先例,但他喉嚨的滾動和遲遲落不下去的刀,反而讓夏柳青看到了他真實的一面,他沒有殺過人,夏柳青甚至還嘲笑他:“你哪裏在冒殺氣...你在冒傻氣啊”,說他是一隻良善的“兔子”。

被激怒

自此,不管馬龍表現的再憤怒,我們就能看出來他不會出手了,哪怕後面被同伴嘲笑,想要在長輩面前證明自己,他都殺不了這個人了。老一輩的旺爺目睹了事情的經過,說着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難過的話,心裏其實有些東西放下了。一旦走上殺手這條路,未來的路必將不太平。

下不去的手

我們從肖哥身上看到過真正的殺意,那是一種骨子裏都讓人感到冷的森然,殺戮只是一種方式,且無關對象。對比起來,馬龍的殺意只是表面上的裝裝樣子而已。

作品中通過老天師和夏老對“殺意”的表述

在《一人之下》中,除了幾個天生就愛殺戮的心理扭曲者。真正的“殺意”作者給出了兩種觀點。

一種是老天師說的,他“單挑全性”,只是向龔慶傳達信息的一種手段而不是以殺人爲目的,就像拉開易拉罐拉環才能喝到飲料一樣,我要喝飲料所以我才拉開拉環,拉拉環的時候對拉環這一物體本身並無任何喜好憎惡的情感判斷。

老天師

另一種就是夏老在被馬龍拎着脖子時說的那句話:“豺狼喫人,腹內飢餓而已...從不用心理建設”。這是動物的本能,只是達到自己目的的中間過程。

夏老豺狼論

這兩種“殺意”都向我們闡述了一種觀點,殺在這裏都是他們達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這個方式和平時喫飯拿筷子一樣平常,只是達到目的的方式不同而已。

所以馬龍纔會覺得寶兒姐過於專注,是因爲他把側重點放在了達到目的的方式上面,導致他要不斷做心理建設,即使他的實力技巧上面都達到了,心底的善良還是會阻止他。也正是通過和寶兒姐的對戰,他發現了自己的問題,想要通過夏柳青改掉身上的問題,而馬龍越給自己解決夏柳青的目的下定義,對他心理的壓力就越大,夏老說自己在分辨是非善惡之後選擇了惡之後,他還是沒辦法下手。

夏老對話馬龍

唐門年輕一輩身上,到底缺少了什麼?

不僅是馬龍,唐門年輕一輩很多人身上都有這個問題,出手留情面,身爲以刺客爲主的門派卻從未下過殺手。

唐門年輕一輩

唐門這一輩的年輕人身上最根本的問題不是能力不行,也不是不敢殺人,而是他們沒有從根本上理解所謂的“殺和殺意”到底是什麼,老天師和夏老對殺意的詮釋代表了老一輩的態度,這只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而已,但長期處於和平時代的年輕一輩,已經不能體會到這種概念了,太平時代已經不需要殺手,唐門也隨着時代的洪流逐漸勢弱。

長期閉門造車的唐門,只顧着堅守自己門派的發展的同時,失去了和外界的交流,也失去了成長的機會,所以唐妙興纔會放任張楚嵐一行人在唐門各種“鬧事”,想要達到自己目的的同時,他也想讓年輕一輩從這些外面來高手身上學習一些“社會經驗”,他們不缺能力,缺的是心性修爲。他們學習殺人技巧的同時丟失了唐門一派的“本能”。

年輕一輩代表

唐妙興最後用自己的生命爲代價,交給了這些小輩關於唐門絕技,關於唐門一派傳承的重要意義,他將這一任務交給了掌握“丹噬”的三十六人之一的唐(許)新,希望他能帶來一個不一樣的唐門,希望他能帶着唐門走向另一條路,故事最近走向了無根生和唐門的回憶,又會帶給我們一個怎樣的唐門“回憶”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