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时候孩子的粗心不单单是学习习惯的问题,有时候也可能是太自信。如果父母和老师总是为孩子的粗心找借口的话,孩子会在犯错时,把原因归于粗心,而不是冷静下来分析和思考自己的缺点,这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很多家长总是会抱怨,抱怨孩子太粗心,总是丢三落四的,有时候上课不是忘记带铅笔就是忘带习题本;有时候该上语文课了,结果带着数学书去了等,这些都是因为孩子太粗心造成的。

  那么,孩子总是粗心的有哪些?粗心对孩子又有什么影响呢?

孩子粗心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学习习惯的问题

  很多孩子之所以粗心,是因为学习习惯的问题。

  例如,学习时没有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做题时没有养成打草稿、做完及时检查的习惯;审题不细心等。

  如果养成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很容易在学习上犯错。

  2、太自信

  有时候孩子的粗心不单单是学习习惯的问题,有时候也可能是太自信。

  例如:做题时,如果碰到之前做过的题,这时候会放松警惕,不思考,大笔一挥就要写答案,结果自然会出错。

  这就是因为太自信了,也是因为对知识本身掌握的不够好。

  3、父母的负面心理暗示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提到孩子的粗心大意,反而给孩子带来了负面的心理暗示。

  会让孩子有一种“我是一个粗心的人”的暗示,这样孩子会不自觉地让粗心更接近他,这也不利于改变孩子的粗心习惯。

粗心对孩子的影响:

  1、影响成绩

  父母根据孩子的考试或家庭作业来判断出孩子是否粗心,面对琐碎的学习任务,孩子容易犯一些“不应犯”的错误。许多父母和老师将孩子的类似错误归因于他们的粗心。

  一旦孩子变得“粗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学业成绩下降,考试中许多不该失去的分数就会丢失。

  2、注意力不集中

  父母和老师的初衷是提醒孩子不要粗心大意,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粗心评估会使孩子在学习和生活时更加不专心,并且会出现更多“粗心”的问题。

  3、总为犯错找借口

  尽管许多父母为孩子的粗心大意,潜意识和日常表达感到头疼。

但在孩子眼里,并不觉得粗心是个大问题,甚至在犯错后也不会认真反思自己的原因。

  如果父母和老师总是为孩子的粗心找借口的话,孩子会在犯错时,把原因归于粗心,而不是冷静下来分析和思考自己的缺点,这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粗心对孩子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希望家长能够了解孩子粗心的原因,和粗心带来的不好的影响,从而能够尽早的帮助孩子改善粗心的习惯,让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