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記者瞭解到,爲明確修女會院結構現狀條件,爲今後的保護性平移工作提供可行性,山東建大工程鑑定加固研究院先對修女樓的結構安全性進行評估,並形成了《濟南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歷山路原天主教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鑑定報告》。據山東建大工程鑑定加固研究院院長張鑫介紹,進行建築物整體保護性平移可以更好的保護文物本體,保留住城市歷史文化的載體,修女會院平移到歷山路與東關大街交叉口西南角的新位置後,在周邊配合文物本體風貌營造環境,修女會院獨立於原有場地一隅,北面朝向東關大街的車水馬龍,南面將背靠新建的高樓大廈,成爲附近的一處新地標,重現文物風采。

文/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片/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濟南百年修女樓遷移前工作已全部就緒!6月1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山東建大工程鑑定加固研究院瞭解到,六月中旬,“歷山路原天主教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遷移工程由山東建大工程鑑定加固研究院出具遷移保護方案,山東建固特種專業工程有限公司進行遷移施工。當天,山東建大工程鑑定加固研究院院長張鑫告訴記者:“基本工作都就緒了,下一步協調各方車輛進場。”

進行建築物整體保護性平移

可以更好地保護文物本體

記者瞭解到,爲明確修女會院結構現狀條件,爲今後的保護性平移工作提供可行性,山東建大工程鑑定加固研究院先對修女樓的結構安全性進行評估,並形成了《濟南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歷山路原天主教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鑑定報告》。經鑑定,該建築物現狀滿足進行平移保護的施工條件,且平移後需進行整體加固修繕。

在濟南市歷下區東關街道辦事處歷山路47號原山東教學儀器廠院內,修女會院周邊建築已拆遷,院內地坪較低,無排水系統,雨水無法正常排出,在雨季院內經常積水,水位高時雨水會倒灌進入修女會院。

周邊建築拆遷後,修女會院現址爲擬新建的棚改安置房建築物施工工地中央,施工過程中很有可能對文物本體造成傷害,不利於城市的更新改造,對文物本體的安全和長久保存更是存在着諸多不利因素。

據山東建大工程鑑定加固研究院院長張鑫介紹,進行建築物整體保護性平移可以更好的保護文物本體,保留住城市歷史文化的載體,修女會院平移到歷山路與東關大街交叉口西南角的新位置後,在周邊配合文物本體風貌營造環境,修女會院獨立於原有場地一隅,北面朝向東關大街的車水馬龍,南面將背靠新建的高樓大廈,成爲附近的一處新地標,重現文物風采。

過去全省高考試卷印刷好後

就是從這座樓發出的

記者瞭解到,“歷山路原天主教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簡稱修女會院),位於濟南市歷下區東關街道辦事處歷山路47號原山東教學儀器廠院內,曾作爲山東教學儀器廠的辦公用房。修女會院是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大約建成於1893年,是濟南市人民政府於2013年12月20日確定的濟南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修女會院一度是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創辦的淑德女中,是近代濟南歷史上一所著名的私立中學,後與山大洪家樓校區內的懿範女中併入了黎明中學,1958年遷到泰安,是山東省泰山中學的前身。

1952年,修女會院建築併入濟南市立教養院,1958年前後成爲山東省第一革命殘廢軍人速成中學分校的校舍,許多經歷九死一生活下來的革命戰士在這裏一邊接受治療,一邊學習文化知識,重新走上工作崗位。

此後,歷山路47號院被移交給省教育廳長期使用,教育廳證書辦公室在修女會院辦公。凡是由省教育廳統一印製的畢業證書,各校都要到這裏來領取。鮮爲人知的是,這座建築甚至關係着全省學子的命運。很長一段時間裏,這裏曾是山東教育印務中心駐地。據附近居民介紹,過去全省的高考試卷印刷好後,就是從這座樓發出的。“當初這裏曾是高考試卷印製重地,武警把守,戒備森嚴,所有工作人員到高考結束時才能出來。”山東建大工程鑑定加固研究院工作人員介紹。

張鑫介紹,通過此次保護性平移及修繕保護,對修女會院價值進行充分的發揮和利用,這對於濟南市的文物保護工作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對提升文物周邊城區的文化底蘊和知名度、歷史文化遺產更好地保護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等,都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