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

办学历史:浙江理工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而创办的浙江蚕学馆,是中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1908年被清政府御批升格为浙江高等蚕桑学堂。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学校几度易名,坚持办学。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由国务院定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师资力量: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890余人,正高职称270余人。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7个,省重点文化创新团队1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省特级专家1人,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64人(其中包括重点资助10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0人。

学科评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办学历史: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先后隶属于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和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师资力量:学校有专任教师16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290余人,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00余人。拥有院士3名,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才4人、长江青年学者2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5人。设有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

学科评估:

在学科全面性上毫无疑问是浙江理工大学要强,但是在顶尖学科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更强,并且在顶尖学科数量上有3个,相较之下,很明显浙江理工大学有一个多而不强的特点。在师资力量上浙江理工大学更加雄厚,但是院士数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更多。并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四电之一,他的名气在国内也比浙江理工大学更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