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國“IDAS”潛射防空系統的核心裝備就是IDAS潛空導彈,它是在德國IRST-T空空導彈基礎上研發改進而來,主要是針對水下發射的這個特殊環境做出了改進。所以 潛空導彈只能用於攻擊那些速度低、機動性有限的反潛直升機,對於速度快、飛行高度高的固定翼反潛巡邏艦、戰鬥機等,基本很難形成有效威脅,這也是目前所有潛射防空導彈的通病。

按照作戰效率來說,航空反潛是最有效威力最大的反潛戰手段,尤其是大型岸基反潛機。在反潛戰中,大型巡邏機的主要優勢是具有速度快、航程遠、飛行時間長、載荷大的優勢,尤其是覆蓋區域巨大。一般來說,潛艇遇到反潛機,只能迅速下潛,利用海底的複雜水聲環境,來被動地躲藏。於是有很多人疑問,爲何潛艇不能裝備防空導彈,來直接反擊敵人的飛機呢?
其實,潛艇也能發射防空導彈,攻擊反潛直升機或反潛飛機,目前國際上還真的就有幾款專供潛艇使用的,給潛艇用來攻擊它的天敵——反潛飛機的防空導彈。
目前比較出名的潛射防空導彈系統有法德聯合研發的“獨眼巨人”潛射導彈、德國和挪威研製的“海神”潛射導彈以及德國自主研發的“IDAS”潛射防空系統。不得不說,德國人在潛射防空導彈領域的造詣是很高的,爲了保護他們的“水下狼羣”,德國可是花費了大心思。
德國的“IDAS”潛射防空系統已經裝備到德國海軍的212A級常規潛艇上,經過了多年的使用,進行過諸多測試,反響不錯。德國“IDAS”潛射防空系統的核心裝備就是IDAS潛空導彈,它是在德國IRST-T空空導彈基礎上研發改進而來,主要是針對水下發射的這個特殊環境做出了改進。IDAS潛空導彈也繼承了IRST-T空空導彈體積小的特性,它可以採用“一管四發”的方式裝備到魚雷發射管中,以避免佔用過多的空間,對潛艇其他方面的作戰能力形成制約。
目前最新型的大型固定翼岸基反潛機,裝備了工作時間長達十幾小時,作用距離十幾公里的新型聲吶浮標,可以佈設大範圍的聲吶陣天羅地網。一次任務甚至能搜索幾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其效率是直升機的近百倍。所以要想防禦大型反潛機,潛射的防空導彈必須解決探測、制導、射程等一系列問題。
潛射防空導彈系統的最大技術難點就是如何發現、鎖定空中目標,在這方面,德國“IDAS”潛射防空系統的解決方法頗具代表性。最初探測發現空中目標的任務是由潛艇本身負責的,潛艇通過使用聲吶等艇載探測設備來探測、監聽各種特徵,例如低空飛行的反潛直升機吊放聲吶、旋翼/發動機發出的噪音,憑藉着這些線索來初步發現鎖定目標。
然後“IDAS”潛射防空系統就做出反應,發射IDAS潛空導彈。IDAS潛空導彈出水後,會馬上啓動導彈上的紅外成像自導系統,對周邊空域進行360°的無死角搜索,相關的搜索信息將通過導彈尾部拖拽的光纖回傳至潛艇作戰指揮中心,潛艇的作戰系統將對回傳的信息進行綜合評估,確認應該攻擊的空中目標。接收到最終的指令後,IDAS潛空導彈纔會高速衝向目標。
從中也不難知道,由於探測手段有限,制導困難,潛艇空間狹小。所以 潛空導彈只能用於攻擊那些速度低、機動性有限的反潛直升機,對於速度快、飛行高度高的固定翼反潛巡邏艦、戰鬥機等,基本很難形成有效威脅,這也是目前所有潛射防空導彈的通病。
我國的紅箭-10光纖制導反坦克導彈,也具備改爲潛射防空導彈的能力。不久前,央視報道了第74集團軍某旅和第72集團軍某旅的反坦克導彈分隊,在西北大漠地區進行的實彈訓練演習。展示了紅箭-10導彈對10公里外超視距的精確打擊,首次披露了紅箭-10導彈的光學引導頭鎖定至擊毀目標的回傳畫面,還首次披露了紅箭-10導彈能夠配備專用導彈進行防空作戰的能力。
紅箭-10不是傳統意義的反坦克導彈。採用了以光纖圖像傳輸制導爲核心的“非瞄準線”攻擊模式,圖像通過彈頭配備的攝像機或紅外製導系統傳遞給射手,具有極強的攻擊隱蔽性和抗干擾能力。能對低空飛行目標構成殺傷力。從央視透露的紅箭-10導彈連受到上級下達的發現敵人低空直升機目標以後,紅箭10發射車可以迅速更換彈種,對敵武裝直升機進行打擊。這說明紅箭10配備有能夠打擊低空飛行目標的專用防空型導彈,將戰鬥部更換爲轟爆破片殺傷戰鬥部,能夠比破甲戰鬥部更高效的毀傷空中目標。
雖然目前這些潛射防空導彈都存在着攻擊速度慢、射程有限、多目標應對能力不足等問題,和艦空導彈比起來性能幾乎天差地別。但是潛射防空導彈的出現,仍然給潛艇和反潛直升機的對決帶來劇烈變革。這意味着,在面對反潛直升機時,潛艇再也不是毫無還手之力了,只能一味躲藏了。潛射防空導彈的裝備,大大提升了潛艇作戰時的靈活性、生存能力,未來潛艇裝備潛射防空導彈,已經是大勢所趨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