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恬和卉卉是住隔壁門的兩個小寶寶,同齡而又住得近,兩家人經常互相串門,孩子也是從小玩到大,進同一個早教中心、去同一所幼兒園,相依相伴形影不離,連作息都差不多。

不過,隨着兩個孩子漸漸長大,情況發生了一點小變化,恬恬精力旺盛,性格活潑、調皮,經常中午喫完飯後就過來找卉卉玩,但卉卉卻要睡午覺。

卉卉媽也問過恬恬媽怎麼不讓孩子午睡,恬恬媽很無奈,她也想讓孩子睡覺,可孩子就是不肯,強逼着睡就鬧騰,鬧得家裏大人老人都休息不好,也就只好隨她去了。

上了幼兒園,老師要求所有孩子都得午睡,可恬恬怎麼也睡不着,就躺着發呆,玩被子玩手指,等到下午上課又總是打盹,每每被老師點名,這讓恬恬媽很無奈。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個團隊曾做過相關調查研究,發現保持午睡習慣的孩子往往成績會更好,情緒也更穩定。

在調查了近四千箇中國小學生後他們發現,每週睡3次或3次以上的孩子,要比從不午睡的孩子成績相對高7.6%,儘管成績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但這個結果也已經能夠證明午睡對孩子的重要性了。

“不午睡”和“天天午睡”的孩子,長大後,這3個地方區別會很大。

1、記憶力

午睡的過程實際上也正是孩子讓腦子休息、恢復原始狀態的過程,如果沒有午睡,孩子下午上課時腦子就處於負壓狀態,記憶力、注意力和學習效果都會有所下降。

神經心理行爲學者嚴進洪博士認爲:人的記憶最開始形成時非常不穩定,想要記住就需要穩定和強化。

穩定需要清醒的頭腦,強化則是在睡眠時完成,老師教100%,孩子學習後記住了50%,但午睡醒來後可能反而就記住60%了,就好像是“脫機學習”。

2、視力

經過一個上午的學習,孩子眼睛酸澀、脹痛,這是用眼過度的表現,也是設置課間眼保健操的原因。

如果從不午睡,孩子的眼睛長時間得不到充足的休息,超過限度後,視力就會急劇下降,導致近視眼。

目前很多孩子從小學開始就戴上了眼鏡,除了遺傳因素影響,用眼過度可謂是最大的主要原因。

3、精神狀態

一個人最容易犯困的時間是13:00~16:00,夏天來了,孩子晚上睡不好,白天更是容易犯困、打盹。

如果沒有午睡來恢復精力,孩子下午晚上的精神狀態就會比較差,這直接影響着孩子的學習效率。

親愛的家長們,你家孩子有睡午覺的習慣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