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高技術,包括軍工高技術,一直以來,無非是在往更大更小,和更智能化三個極限不斷的突破。比如芯片製程,過去低於50納米就不得了,而現在5納米也已經不是最高端技術。而全球最大的飛機、最大的戰艦,往往也是超級大國的專利。美國的福特級航母是當今全球現役最大噸位的戰艦;而在大飛機上,卻被前蘇聯拔得了不止一個頭籌。蘇聯大型運輸機取得的一系列世界紀錄,很多至今都沒有被打破。不過因爲蘇聯的解體,像安東諾夫設計局這種後期專門造大飛機的研發生產聯合體已經事實上不復存在。不過他們生產的2種具備多項世界紀錄的大型運輸機,居然這幾天罕見的同框了。不是在安東諾夫設計局的老家烏克蘭,而是在誰誰家的北方濱海的某機場上。這就是全球唯一一架,也是全球最大飛機的安225巨型運輸機,
和全球最大的渦槳運輸機安22,在相同的時間段內在同一個機場起降。安225作爲罕見的6發最大運輸機人所共知。它是專門爲運輸暴風雪號航天飛機而研發製造,其最大起飛重量640噸,貨艙最大載重250噸,機身頂部航天飛機托架的最大載重力200噸;機身長84米,翼展88.4米。無論從最大起飛噸位還尺寸看都是全球最大的飛機。不過美國有人認爲,大力神水上飛機的翼展曾經高達97.54米,這一點超過了安225。不過該機機長只有66.6米,機高9.15米,最大起飛重量只有181.4噸。1947年只升空到24米高度,飛行了1600米就降落,再也沒重新飛過,因此這個記錄完全無法挑戰安225。到今天仍然隔三差五跨洲際飛行的這唯一一架安225,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爲恐怕還要保持世界最大飛機的記錄再延續幾十年。安225準備生產2架,但是蘇聯解體前只完工了這一架。
最終分家後歸烏克蘭所有。1988年12月第一次試飛,1989年5月首次揹負暴風雪號航天飛機飛行。到目前其機齡已經有32歲。安22和安225系出同門,爲罕見的遠程重型渦槳大運輸機。也是人類歷史上製造過的最大渦槳飛機。1962年開始研製,1965年2月首飛,1966年批產,1974年停產。一共生產了85架,一直是蘇聯空降部隊的主力空投運輸機。曾經積極干涉東歐和中東戰爭,也曾經是入侵阿富汗的急先鋒。安22投入服役的1960年代後期,是蘇聯唯一可運載T62主戰坦克的運輸機,也可以運輸飛毛腿導彈的發射車,可載重80噸飛行5000公里。載貨40噸時以最大載油可直飛1.1萬公里。這兩項能力都是世界第一,甚至部分超過了C17等4發的現代化噴氣大運。安22採用4臺庫茲涅佐夫HK12MA渦槳發動機,功率4×1.5萬軸馬力,每臺發動機驅動一對直徑爲6.4米的4葉共軸對轉螺旋槳,這個馬力數也是全球渦槳發動機之最。着陸時可反槳,縮短着陸距離。具備在野戰機場起降的能力。
不過安22的油耗經濟性不好,飛行噪音過大,安全性也有問題,因此只生產了85架就停產了。安東諾夫設計局開始了效率更高的安124這種4發噴氣巨型運輸機的研發。安22這種當前機齡已經普遍超過50歲的老飛機,和全球唯一一架“孤品”的安225都出來辛辛苦苦的受僱於各國萬里拉貨,怎麼看都像是60歲以上的人,還出來打工養活家裏的啃老族,不是老當益壯,而是後繼無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