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奇心是孩子去了解和探索這個世界的原動力,而且他們可以不受拘束地進行組合,排列,形成新的邏輯,如果他在聚精會神的看着天上的星星,他可能正在想,星星是哪裏來的,會不會也是月亮家的遠方親戚來探親呢,各種線索在他們腦海裏匯聚,描繪出一幅幅他對這個世界的新認識。所以,遇到這樣的事,我們可以先停下腳步,問問孩子,爲什麼走路走一半要去水裏蹦一蹦啊,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跟我說說,他就會告訴你,那些你完全沒有想象過的邏輯和想法,最後你可以告訴他,鞋子溼了,會不會覺得有不舒服啊,這樣就容易感冒,如果濺到別的叔叔阿姨身上,對他們就不禮貌。

在我們的觀念裏,5歲的孩子,還在搗鼓玩具,真的比一個大學生還要聰明嗎?

可能真的是!

女兒今年5歲,有天突然冒出一句,爸爸,你說天上一共有多少個月亮呢?我毫不猶豫說,天上只有一個月亮,她說“不對,月亮他們家有好多個月亮的,有時候我看到圓的,有時候是月牙形的,還有半圓的,有長得大的,還有很小的,他們輪流出來,我每天看到的都不一樣”

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多孩子都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而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的思維被經驗所影響,學到的東西越多,就越會按照固定的模式去思考出現的問題,而孩子的思維是很靈活,隨時準備接受新鮮事物的。

我們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家裏面的老人,想學個平板電腦的玩法,要教很多次,可能還是學不會,而孩子呢,只要我把動畫片給他看一遍,下次他就直接跟我要手機了,把手機丟給他,沒幾分鐘他就自己自顧自的打開了播放器看的津津有味。

所以,孩子在新奇事物中的表現,可能會比大人更聰明,因爲他們可以根據新的事實靈活的調整自己的判斷和估計。

那麼,我們要怎麼樣纔可以保持孩子的這種好奇心,保持他們這種接受新鮮事物的行爲方式呢?給幾個小建議:

1、不要扼殺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天馬行空

好奇心是孩子去了解和探索這個世界的原動力,而且他們可以不受拘束地進行組合,排列,形成新的邏輯,如果他在聚精會神的看着天上的星星,他可能正在想,星星是哪裏來的,會不會也是月亮家的遠方親戚來探親呢,各種線索在他們腦海裏匯聚,描繪出一幅幅他對這個世界的新認識。

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去打斷他們,跟他說“發什麼呆,趕緊寫作業去”孩子的好奇心是鮮活的,這個世界的千變萬化,大自然賦予的規則,都是課本里的抽象知識所不能具備的,而幼年時期的學習形式,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2、不要否定批評孩子的想法,讓孩子說

比如,孩子在外面玩,喜歡踩有水的小坑,一蹦,水花四濺,又一蹦,你可能立刻會上去制止他,這皮娃子,別踩水坑,衣服鞋子髒了回去你自己洗,沒人給你洗。你不知道,在孩子的眼裏,這小水坑是個很新鮮的事物,是他以前完全沒有接觸過的,跳上去還有不同形狀的水花,好好玩。

也許在孩子的世界裏,有一個奇妙的事物重組和體驗的過程。如果你如此否認孩子,他會覺得這樣想是不對的,這樣做也是不對的。我必須走,而不是在水裏走。你看,這麼小的事情實際上給孩子的思想設置了一個限度。他下次也會覺得有趣的事情,可能不敢嘗試,慢慢也就沒有好奇心了。

所以,遇到這樣的事,我們可以先停下腳步,問問孩子,爲什麼走路走一半要去水裏蹦一蹦啊,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跟我說說,他就會告訴你,那些你完全沒有想象過的邏輯和想法,最後你可以告訴他,鞋子溼了,會不會覺得有不舒服啊,這樣就容易感冒,如果濺到別的叔叔阿姨身上,對他們就不禮貌。

合理的引導,可以給孩子一些新的方向,注意到一些他們疏漏的信息,這樣孩子既有了整合信息的能力,可以形成自己的判斷,也給了正確的方向,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的神奇和不唯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