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筷子兄弟”,不少人已经有点淡忘了,但它在内地乐坛创造的成就至今无人突破,这个由年龄相差11岁的肖央和王太利组成的男团,是第一个全中国籍出席MAMA的男子组合,也是歌手转型演员的一个成功案例。因为《小苹果》太火了,有很多人认为筷子兄弟为了名利走上恶搞的道路,实则不然,王太利和肖央早年就是靠拍搞笑视频起家的。

  提起“筷子兄弟”,不少人已经有点淡忘了,但它在内地乐坛创造的成就至今无人突破,这个由年龄相差11岁的肖央和王太利组成的男团,是第一个全中国籍出席MAMA的男子组合,也是歌手转型演员的一个成功案例。

  2014年,一首叫《小苹果》的通俗歌曲火速走红,流传大街小巷,“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曲调虽然俗气但是十分洗脑,王太利的作词朗朗上口,符合他一贯的风范。这首歌让筷子兄弟再次走红,同时也带来质疑,创造出《老男孩》,《父亲》这种高质量神曲的筷子兄弟,怎么沦落到广场舞水平了?

  没想到的是,《小苹果》就是他俩最后的巅峰作了。之后的几年肖央转型演员,王太利也再无作品问世,这两根筷子终究是走散了。

  肖央从小就很喜欢美术,中考的时候从河北来到北京报考中央美院附中,上了高中以后,肖央对影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高二的时候选修平面广告,同时组建了自己的乐队,简直就是学生时代的风靡人物。

  2001年,肖央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广告导演专业,从此正式走上影视道路,在校期间,他就积极参加校外活动,流窜于各个广告公司,发展自己在影视领域的人际圈,业内人称“活儿王”。

  人与人的差距才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反观王太利,和此时顺风顺水的肖央相比就是天与地的距离。高中毕业后,王太利就怀揣着音乐梦想和500块钱,从山东老家来到北京学唱歌,报了班又租了房,没几天这500块钱就花光了,他只能再灰溜溜地回到老家。

  如此反复多次直到1996年,王太利又一次准备启程前往北京,父亲给了他1800块钱,说:“你年龄也不小了,反正这是最后一次给你机会了。”

  差距是不公平的,但时间是公平的。

  这次去了北京后,王太利从音乐杂志社部员到成立自己的文化公司,只花了一年。2005年,还在上大四的肖央接到一个拍广告的机会,甲方正是王太利,那个时候王太利的公司只有两个人,他和他妻子,选用肖央拍广告也是因为学生便宜,既现实又可笑。

  但肖央通过敏锐的直觉判断出,王太利在音乐方面的造诣无人能比。虽然相差11岁,王太利和肖央很是投机,后来两个人就从客户变成朋友,从朋友发展为合作伙伴。起组合名字的时候意为筷子是一对的,缺一不可,意味着他俩能永远合作。

  因为《小苹果》太火了,有很多人认为筷子兄弟为了名利走上恶搞的道路,实则不然,王太利和肖央早年就是靠拍搞笑视频起家的。

  比如长达6分钟的音乐微电影《男艺伎回忆录》,王太利就已经牺牲形象,穿上女装和肖央扮演情侣。

  肖央后来回忆说:“虽然王老师不大愿意穿女装,但他的内心其实住着一个小女孩。”

  不过让大部分人认识这个组合的,还是2010年王太利作词,肖央导演的青春励志片《老男孩》。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水,一去不回来不及告别,只剩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这句歌词唱出了王太利的北漂生活,也唱在很多人的心坎里。

  随后筷子兄弟分析市场需求,决定专注于写实类型的音乐作品,2011年发行《父亲》,一时间流传于大街小巷的广播机里,“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

  这首歌源于王太利在拍摄老男孩过程中,父亲患病离世,他却没有及时赶过去见父亲最后一面,深感人世间亲情的遗憾,最后一句歌词“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了。”

  王太利也的确没有让父亲失望。

  2014年7月,筷子兄弟拍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可是这部电影没有得到观众的肯定,两人大受挫折,开始渐行渐远,再也没有以组合的方式出版过音乐电影。

  肖央“单飞”以后,开始出现于很多影视剧和电影里,从《情圣》到《唐人街探案》固定演员,肖央用实力证明了歌手跨界演员的成功,今年未播剧和李易峰合作《号手就位》,爆与不爆只是时间的问题。

  筷子还是那两根筷子,但变得一根长一根短了。相比之下王太利几乎没有什么新闻了。

  之前和肖央参加《吐槽大会》,王太利半是打趣半是生气地说:“我把你当兄弟,你拿我当筷子。”

  想来也是多年的好兄弟才能开得起这种玩笑,我们还是期待筷子兄弟再创造出震惊乐坛的佳作吧,故事听听就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