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築業生產加快帶動非製造業景氣度上升,製造業生產保持較好擴張勢頭,是綜合PMI持續擴張的主要原因。製造業PMI擴張勢頭放緩,從業人員指數下降是重要原因,關注就業壓力上升。

1、

製造業PMI擴張勢頭放緩,從業人員指數下降是重要原因,關注就業壓力上升。今年就業壓力顯著增大,積極政策首要目標是保住就業。

2、

生產指數保持在較高水平,工業產值有望上升,不同行業出現分化。汽車製造、專用設備等行業處於較好的擴張水平,而紡織業、服裝生產等行業處於萎縮區間。

3、

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回升,工業通縮壓力有望一定程度緩解,未來PPI降幅可能收窄。

4、

建築業景氣度上升到高位,服務業緩慢恢復,非製造業PMI小幅上升。與“新基建”相關的交通運輸、電信、互聯網軟件等生產型服務業擴張勢頭較好,而與消費相關的文化體育娛樂業景氣度仍然很低。

5、

綜合PMI與上個月持平,保持在較好的擴張水平。企業生產運營穩步改善,二季度經濟正在平穩恢復。

6、

疫情好轉以來國內需求逐漸得到恢復,未來PMI有望保持在擴張水平。新出口訂單指數處於很低的萎縮區間,外需較弱是影響經濟運行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

正 文

2020年5月份製造業PMI爲50.6%,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非製造業PMI爲53.6%,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綜合PMI爲53.4%,與上個月持平。從5月份PMI數據來看,經濟處於逐漸復甦過程,整體運行平穩。製造業生產持續加快,但外需仍然偏弱。建築業回暖勢頭較強帶動非製造業擴張加快,服務業緩慢恢復。整體生產狀況恢復勢頭較好,但是不同行業出現明顯分化。

數據來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製造業PMI擴張勢頭放緩,從業人員指數下降是重要原因,關注就業壓力上升。5月份製造業PMI爲50.6%,小幅回落0.2個百分點,仍然保持在擴張區間。從業人員指數回落0.8個百分點到49.4%,時隔兩個月再次跌入萎縮區間,是導致製造業PMI回落的重要原因。在疫情的影響下,今年就業壓力顯著增大,積極宏觀政策的首要目標是保住就業和基本民生。此外,原材料庫存指數下降到47.3%也是影響製造業PMI下降的重要原因。原材料庫存的減少有近幾個月生產加快帶來原材料消耗的主動降庫存的原因,也有外需減弱導致企業訂單減少帶來被動減庫存的原因。

生產指數保持在較高水平,工業產值有望上升,不同行業出現分化。製造業生產指數爲53.2%,雖然比上個月下降0.5個百分點,但仍然處於較好擴張水平,高於製造業PMI2.4個百分點,是五大分項指數中最高的一項。5月份以來高頻數據顯示生產繼續加快,六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量上升到65萬噸/日左右,同比由跌轉正,日均漲幅在7%左右。全國高爐開工率逐漸上升到70.44%,比上個月上升近2個百分點,高於去年三、四季度水平。全國重點企業粗鋼產量增多,5月以來粗鋼產量增加到208萬噸/日,日產量比4月份多了10多萬噸。預計工業增加值增速將顯著上升,同比增速可能在5%以上。不同行業出現分化,汽車製造、專用設備、石油加工等行業處於較好的擴張水平,而紡織業、服裝生產等行業處於萎縮區間。

價格指數回升,工業通縮壓力有望一定程度緩解,未來PPI降幅可能收窄。製造業供需兩端價格上升,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爲51.6%、48.7%,比上個月大幅回升9.1、6.5個百分點,均爲近4個月以來高點。鋼鐵、有色等行業價格指數高於55%,回升幅度較大。5月份以來流通領域主要生產資料價格環比走穩,上升的種類增多接近50%,整體價格環比小幅上升。當前PPI同比在-3%以下,已經出現階段性通縮壓力。隨着穩增長擴內需政策落地,工業初級產品和中間產品價格可能企穩回升,預計PPI持續大幅下降趨勢有望逐漸緩解,未來同比降幅可能收窄。

數據來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建築業景氣度上升到高位,服務業緩慢恢復,非製造業PMI小幅上升。5月份非製造業PMI爲53.6%,比上個月上升0.4個百分點,其中建築業景氣度回升幅度較大。主要鋼廠建築鋼材庫存顯著減少,5月下旬412萬噸,近兩個月來減少了一半,表明建築業生產明顯加快。建築業PMI達到60.8%,比上個月上升了1.1個百分點,擴張勢頭較強,帶動非製造業生產加快。服務業PMI爲52.3%,比上個月上升0.2個百分點。不同行業明顯分化,與“新基建”相關的交通運輸、電信、互聯網軟件等生產型服務業擴張勢頭較好,都在55%以上,促進服務業PMI小幅上升。整體外出消費仍然較爲謹慎,與消費相關的文化、體育、娛樂業景氣度仍然很低,離榮枯線還有一段距離。疫情好轉以來消費需求逐漸恢復,擴大消費政策措施密集出臺,對服務業的促進作用有待進一步顯現。

數據來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綜合PMI與上個月持平,保持在較好的擴張水平,二季度經濟正在平穩恢復。5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爲53.4%,與上月持平,處於較好的擴張水平。建築業生產加快帶動非製造業景氣度上升,製造業生產保持較好擴張勢頭,是綜合PMI持續擴張的主要原因。整體來看,企業生產運營穩步改善,二季度經濟正在平穩恢復,經濟增速有望回升。

未來PMI有望保持在擴張水平,外需較弱是最大不確定性因素。

5月份新訂單指數爲50.9%,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有所增加。疫情好轉以來國內需求逐漸得到恢復,新訂單指數上升,有助於未來製造業生產持續改善。在加大“兩新一重”建設、擴大消費措施的推動下,未來PMI指數有望保持在擴張區間。雖然5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有所上升,但仍然低至35.3%,從2月份以來的平均值只有36%,離榮枯線有14個百分點。疫情全球擴散對全球經濟帶來衝擊,4月份全球綜合PMI降到26.5%的歷史低點,訂單指數降到26.9%。全球需求顯著萎縮,是影響未來我國經濟運行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