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國家電力市場National Electricity Market (NEM)登記在冊的可再生能源儲備項目容量共計67GW,其中包括6GW在建容量及61GW已公示的項目。然而,鑑於目前澳大利亞市場電網擁堵情況較爲嚴重,伍德麥肯茲預計該等項目未來開建及完工率或較低。

2019年,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投資體量僅有29億美金,較2018年69億美金的投資規模大幅縮減。我們判斷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電網限制(維多利亞州、新南威爾士州和昆士蘭州存在電網系統強度問題),二是大型發電證書的現貨價格較低。

同年,澳大利亞新增風電和光伏裝機容量共計約5GW,是亞太地區可再生能源投資的主要市場。然而,放眼2021年及以後,新投資或將大幅減少。若可再生能源仍要繼續增長,澳大利亞亟需出臺明確規劃投資電網基礎設施。

我們預計至2040年,澳大利亞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超過30GW,而現有的輸電基礎設施僅能滿足13GW容量的併網需求。因此,電網系統的可靠性與安全性是支持可再生能源增長的一大必要條件。

風電與光伏項目的平均邊際耗損因子(marginal lost factors,MLF)也在逐步走低,這表明營收下降的風險越來越大。通常,MLF越高,代表營收越高。隨着更多可再生能源項目併網,MLF或將進一步下降,投資方的不確定性將進一步增加。

總體而言,與風電項目相比,光伏項目MLF的降幅更大。但即使在同一州內,不同項目的MLF值也可能出現顯著差異。

目前,開發商面臨的併網風險不斷增加。在現有的電網系統下,在建的可再生能源項目也可能無法按時接入電網,尤其是在維多利亞州西部,併網延誤時間長達9個月以上。因此,伍德麥肯茲預計,現階段,可再生能源的部署更依賴於電網設施而非可用的資源條件。

儘管項目開發、建設與併網進程受阻,但可再生能源的平準化度電成本(LCOE)將下降,且有一定的競爭力。即便是可再生能源項目配套混合電池儲能系統,也能在未來五年內實現與燃氣發電相當的成本水平。

澳大利亞開放的電力市場和高達1GW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儲備容量將持續吸引國際投資者。然而,投資者仍需對電網擁堵情況與MLF的影響保持謹慎態度。可再生能源項目的開發潛力有賴於未來更明確的電網設施投資,才能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WoodMac電力與可再生能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