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高清镜头下,明星们从皮肤到身材都要随时保持好状态,不然就会招致批评,压力实在不小。

像是很多人的男神——刘亚仁最近出镜大片时,就被指“月半”了不少。

视频动态里也很明显,两颊圆润,下颚线条也不再像以往那般凌厉。

前段时间出席摄影展开幕活动时,他与藤原浩、权志龙的同场制造了很多话题,但很多还是觉得“亚仁啊,该减减肥了”。

在为艺术项目《111》做直播时,他甚至没有化妆,没有打灯,就这么仰着脸暴露在自然光下......

不过面对这些质疑的声音,刘亚仁并不在乎。因为他的“发福”并不是没管住嘴,而是为了新戏《无声无息》而增重。

在这部戏中他将会饰演一个为犯罪组织做善后工作的“幕后人”,剃头增胖,都是为了更贴近角色。

而且这个角色设定是不能说话的,也就是说他将会无台词演出,仅靠表情和动作去诠释。

《无声无息》是一部小制作电影,刘亚仁为了这个精彩的剧本,决定自降片酬、“自毁”形象演出。

显然,如今的刘亚仁拥趸不在少数,但他早已脱离了“偶像”的范畴,被定义为了演技派。

去年那部《燃烧》,让刘亚仁这把火烧到了大洋彼岸的法国戛纳。

那并非是多么具有英雄色彩的角色,他饰演的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底层青年——性格木讷、找不到工作,仅有的不过是辆破烂面包车。

他的表现却浑然天成,看到喜欢的女孩被富二代带走时,神情局促而略带讨好。

羞怯的肢体语言,沉默的镜头特写,这些剧本里难以形容的特质,他都展现得丝丝入扣。

也恰恰是这种前期的压抑,才让最后那场雪地放火看起来更为酣畅淋漓。

赤裸的他打着寒颤神经质般地往回走,呼吸声如声声悲鸣,透过银幕直戳观众的心。

在这样一部看似描写情感博弈,核心却直指社会阶级和欲望的电影里,他呈现了一场“在压抑中爆发”的精彩戏码。

这并不让人意外,因为早在《燃烧》登上国际舞台之前,2015年他就已经凭借《思悼》成了第一位85后青龙影帝。

但好演技并非一日炼成,好角色也可遇而不可求。早期从歌手转行进入演艺圈时,刘亚仁也出演过不少现代和古装偶像剧。

如在《时尚王》中,他饰演一位带点痞气,又很冲动的草根设计师,经常动不动就对女主上演霸道总裁戏码。

很多人大概已经不记得他还有下面这种“唇红齿白”的时期吧?那时的他是一名标准的男偶像演员,无论外形还是打扮。

但刘亚仁却不满足于此,他开始尝试从电视剧向电影转型,要知道在韩国,许多影剧大咖的电影试探之路都是失败的。

从《老手》中变态而癫狂的财阀富二代,到《思悼》中痛苦而迷惘的庄献世子......刘亚仁的演技多样性来得不仅迅速,还足够猛烈。

他从不在乎角色是正派还是反派,不在乎扮相是否英俊,唯一在意的是——剧本是否足够出色。

这种自我而坚定的态度,并非一种人设,因为他私下也常常会在公共平台对社会事件发声。

众所周知,在雪莉去世后他发了长文悼念,直言自己也曾是“卑劣的一员”。

在话题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因戳中全韩男人痛点而备受争议之时,他也有挺身而出声援女演员郑裕美。

Cr刘亚仁吧官微

前段时间奥斯卡影后Jane Fonda因在美国国会大厦参与气候变化示威遭到逮捕,很多人批评她作秀,但刘亚仁不这样认为。

“她抛下了往日荣誉与当下安慰,她宣扬自己的信仰,她的眼中有未来。”

在艺人大都谨言慎行的今天,刘亚仁的发声犀利而直白,尽管会因此招致非议甚至是“网暴”,他也从未停下。

因为在刘亚仁看来,自己是一个有思想有棱角的人类,只呈现衣冠楚楚的样子,未免太过无聊。

客观来说,如今的刘亚仁已经不怎么符合我们对韩国男生的一贯印象,甚至显得有些“粗糙”。

可独特的个性和亦正亦邪的脸却让他充满了质感——像是在《Dazed》China九月刊里,他侧面静坐,便充满了故事感。

在“月半”前,他与Vincent Cassel为《Vogue》拍过的那两张封面,更是让不少人直呼就像在拍海报。

好的演员,大片表现力都不会差,因为他们在镜头前用眼神就能说话。

在私服上,他不是那种跟着时尚指向标走的人,而是根据自己的方向去进行单品和色彩的搭配。不循规蹈矩,却自成一派。

从演戏到生活,刘亚仁都是“外表独特又有内涵”的那一个。他是厚积薄发的实力演员,也是自我笃定的观点表达者。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