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港股基金表現強勢 配置價值提升)

證券時報記者 張燕北

昨日,低迷許久的港股終於有所表現,恒生指數上漲3.36%。港股基金表現強勢。多位投資人士表示,隨着市場風險偏好的快速修復、中概股加速回港上市的預期兌現,超低估值的港股或迎來投資機會。

受益於港股大漲,投資香港市場的基金淨值或二級市場價格借勢上行。港股場內基金表現搶眼,大成恒生指數基金昨日大漲7.06%,國泰恒生港股通漲幅也有6.63%,匯添富中證港股通高股息A的漲幅爲4.23%,華夏港股通精選、廣發港股通恒生A的漲幅均在4%以上。恒生ETF同樣表現不俗,華夏恒生ETF和易方達恒生H股ETF昨日漲幅分別爲3.16%和3.04%;南方恒生ETF和華夏滬港通恒生ETF分別上漲了3%和2.65%。

昨日,滬港通雙向出現淨買入,北上資金淨流入約119億元,滬股通淨買入46.42億元,港股通淨買入73.07億元,爲短期流入高點。3月下旬以來,外資加速回流A股。上週,北上資金淨流入152.45億元,爲近6周淨流入最高金額;連續淨流入時間達到10周。

近期,港股ETF規模出現明顯增長。數據顯示,自3月19日恒指低點以來,華夏恒生ETF的份額增長了近8億份,易方達恒生H股ETF聯接C增長了近2億份。

富國基金認爲,港股上漲,一方面是由於前期市場面臨資金面和情緒面雙重“逆風”,出現較大回調,恒生指數估值回落至歷史極低水平,估值盈利適配性不斷吸引海外和內地資金流入。全國兩會召開,會議定調使市場風險偏好快速修復,估值修復預期不斷提升,昨日港股情緒積極,成交量明顯放大。另一方面,經濟重啓仍是主線,全國兩會之後,市場關注要點繼續向基本面轉移。隨着基本面改善對市場重要性正逐級提升,港股市場也將進一步聚焦內部的穩定發展。

富國基金表示,中概股掀起迴歸潮,港股新經濟迎來“源頭活水”,配置吸引力有望進一步增加,中長期對港股維持結構性積極預期。

滙豐晉信港股通精選基金基金經理許廷全表示,疫情在逐漸改善,美國對華爲及其芯片設計公司未提出進一步的禁制措施,中美仍有談判空間,不確定性有所舒緩,市場情緒得到提振。國產替代受惠企業具有更好的增長潛力;看好5G升級過程中的置換需求、滲透提升與基礎建設帶來的成長動能。同時 繼續看好生活服務相關互聯網平臺與線上線下整合零售商等營運持續改善的板塊。對於香港本地股,短期較爲謹慎,關注近期潛在風險,儘管有些股票估值已相對便宜,暫時仍會保持相對低配。

廣發證券表示,短期外圍局勢等因素將壓制港股投資者的情緒。歐美各國復工後的疫情長尾風險仍然存在,加上低油價影響,需要關注因債務違約“壓力測試”、經濟衰退和盈利下修帶來的海外波動風險。

對於港股未來走勢,廣發證券認爲,中長線來看,港股中資股盈利低預期、極低估值的優勢,加上對債務風險的“免疫性”,在未來市場的波動中港股的獨立性將得到增強。中概股迴歸預期下,港股優質“稀缺資產”,如互聯網軟件是重點配置方向。而前期表現強勢的疫情“低敏感”板塊,短期內或面臨補跌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