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好再見,媽媽》說的是女主韓有利(金泰熙飾)因爲一場車禍,在生下自己孩子的那一刻去世了,但是因爲想看看自己女兒成長,所以一直以鬼魂的身份陪在女兒身邊,直到有一次,在“辱罵”神之後,女主被安排在人間復活。在《你好再見,媽媽》這部韓劇中,讓女主,這位新生媽媽重新復活,也是對我們看劇人的一種啓發,往事已過,遺憾已經鑄成,能減少遺憾的方式,就是吸取教訓,抱着曾經的遺憾繼續前行。

週末空閒在家,收拾完房間,坐在那邊放空自己,腦子裏雖然想着,還有約定的需要今天完成的“作業”還沒完成,可是心裏卻什麼都不想做,所幸就給了自己一下午的時間休息。

然後就打開了一部周內完結的韓劇,韓國第一純天然美人金泰熙的新劇

《你好再見,媽媽》


一部,讓人邊哭邊笑的劇。

看到很多人評論,金美人怎麼突然就會演戲了?

《你好再見,媽媽》說的是女主韓有利(金泰熙飾)因爲一場車禍,在生下自己孩子的那一刻去世了,但是因爲想看看自己女兒成長,所以一直以鬼魂的身份陪在女兒身邊,直到有一次,在“辱罵”神之後,女主被安排在人間復活。但這次復活只有49天,如果在這49天,女主可以重回死之前的位置,她就可以重新復活了。只是,在女主去世後,男主已經再婚,而女主的女兒也已經把那位女士當成了媽媽。女主這49天,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我猜,根據劇名和目前看到的情節,女主應該還是選擇自己離開,讓這些人的生活恢復到正軌。(這部劇現在已經演完,所以即便知道結局的夥伴也請不要跟我劇透,我要自己哭着看完)

目前,我看到了第三集,第一集第二集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反思的事情。只是,因爲第三集我有截圖下來自己喜歡的話,所以就先說說第三集。

失去後才知可貴

第三集的劇名叫做《死後才能發現的“美生”》


看到這個劇名,有些人應該跟我有一樣的反應,就是

人們總是在失去後,才知道擁有的難能可貴

小時候,我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快快的長大,能夠趕快自己爲自己做主,能夠掌握所有事情的決定權。

現在,我們已經長大,也有了自己賺錢的能力,也擁有了自主做決定的權利,但是,卻開始想念起那個無憂無慮什麼都不用想的年少時光。

在《你好再見,媽媽》中,女主在突然復活時也表達了這種後知的珍貴:

那時候的我,不知死期將至,被生活的瑣碎情感所矇蔽,沒有意識到真正重要的事情。

不管在怎樣的苦難中,至少我還能喫到什麼,可以觸摸到所愛的人。我還活着,還能呼吸,這是多麼地美好。我直到死後才知道。


知乎上看到過一個“看書和不看書,對人有什麼影響?”問題的答案,其中有一個人是這麼說的:

不看書的人,只能過一種生活;但是看書的人,只用自己的一生,卻過過了千種萬種生活。

其實,看影視劇也一樣。

當我們與演員、與情節產生共鳴時,就是我們“體驗”不同人生的時刻。

在《你好再見,媽媽》這部劇中,女主,也就是媽媽,因意外身亡,作爲一個新生媽媽,和所有的媽媽一樣,希望自己可以陪伴自己的女兒長大,看着她會爬、會走、會說話,跟她一起逛街、談心……

可是,因爲一場意外,這一切都成了不可能。

就像女主說的那樣,這麼多美好,直到我死後才知道。

回想一下,我們自己的經歷,因爲叛逆,因爲不懂父母的心,給他們添了多少堵,讓他們有多少擔心?

對父母而言,讓他們雀躍的,不是子女多麼孝順、多麼有錢,而是子女健康、開心。

我們有句古話,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我們在長大,父母卻在變老,當我們回望的時候,曾經健碩的父母背已經駝了,頭上被白髮佔領。

而我們對父母的理解,纔剛剛開始。

往事不可追


在劇中,女主,一個已故的新生媽媽,雖然不願轉世投胎,只能以鬼魂的身份留在女兒身邊。雖然,女兒一天天長大喜從中來,但是女兒有危險的時候,卻無能爲力,只能在旁邊乾着急。

記得,有一次,女兒跟着一個小朋友幽魂,進到了幼兒園的冰箱,差點凍死。

雖然,女主看到了,但是因爲活着的人看不見她,所以即使她用盡力氣呼喊人們,依舊無濟於事。

最後,女兒無意識的一腳,踢開了冰箱的門,也讓她得救了。

每個人,或大或小,都一定有讓自己覺得遺憾的事情。

比如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因爲室友的關係,我才知道有位被大家叫“哥哥”的全能藝人張國榮。我都還沒來得及好好了解他,就已經和他錯過了。

比如,還是大學期間,因爲情商不足,對處理喜歡自己但自己不喜歡對方的錯誤的處理方式。

比如,有朋友跟我說,後悔上學的時候,沒有好好聽老師的授課,現在想要聽一點專業的課,都要花大價錢,教學質量還不如老師的千分之一,而你還不得不學。

……

我們一生中,有太多的遺憾,太多的錯過和過錯。

這可能是人生的特性,因爲不完美而完美。

在電影《清單人生》中,兩位身患重病的同病房室友,一個有夢,一個有錢,爲了不讓自己後悔,列出了人生最後要實現的10件事。


後來,在10件事情快要全部完成之時,倆人鬧崩了。

再次見面,是有夢想的那位,因爲重病再次住院,且很快去世。

完成最後的10件事,人生就沒有遺憾了嗎?

不會。人的慾望是無窮的,當我們心心念唸完成了自己的“小目標”之後,更多的小目標便會紛至沓來。

可是,時間已經不夠用,怎麼辦?

往事不可追,帶着遺憾前行,也不失爲一種美好。

抱着遺憾的美好前行


最近,上班的路上在看季羨林季老的

《不默而生:季羨林寫給青年的話》

,在書中,季老曾表示過,過去已經逝去,我們無法重回當年,但是時間還在繼續,我們必須要抱着對未來的希望,繼續堅持前行。

遺憾,無論是對誰而言,都是人生必會存在的一項。

就像,那個被稱爲大家之作的雕塑《大衛》,有很多人爲他斷臂而惋惜,但是人們卻在斷臂的他身上,看到了力量之美,看到了勇氣之能量。

其實,通常讓我們痛苦的不是遺憾,而是遺憾之後,依舊無所改變的自己。

父母日益變老的模樣,日益彎曲的腰背,日益蹣跚的步伐,無一不在觸動着我們的心,雖然在他們年輕的時候,我們沒有能力盡孝心,錯過了他們最美好的時光,讓他們享受生命。

但是,我們還有現在啊。

他們,雖然年事已高,但是誰說年齡大的人,就不能享受生活了呢?

在《你好再見,媽媽》這部韓劇中,讓女主,這位新生媽媽重新復活,也是對我們看劇人的一種啓發,往事已過,遺憾已經鑄成,能減少遺憾的方式,就是吸取教訓,抱着曾經的遺憾繼續前行。

生活不會總是順如人意,但是,如何抱着遺憾尋找美好,也是對我們的一種鍛鍊。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就一定是美好無憾的麼?

一定不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當你選擇一方時,另一方的優勢和缺點,都將不再與你有關,而你選擇的一方,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也都全部歸你。

我記得我媽媽很早之前跟我說過一句話,

無論你做出什麼選擇,我都會支持你,但是有一點你要記住,無論是什麼結果,只要你能對自己負責,那就夠了。

這句話,一直是我行事的標準。

雖然,從畢業以來經歷了挺多,但確實也讓我成長了很多。

我失去了那個曾經“天真”的我,再也回不去了,但是也收穫了很多終身陪伴的能力。

在看《你好再見,媽媽》第三集時,看到女主的那句話,就不由的有了一些想法。

遺憾總是會有,如何在遺憾中尋找美好,記住,抱起遺失的美好,繼續前行,美好的生活永遠比你想象中的更有趣。

不信?

敢不敢一起走下去看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