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诚言呈语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大约是在20年前,我们那个五线小城市里,突然有了一所有“名字”的学校。

  所谓“有名字”的学校,其实也就是和我们当时只见过的“第N中学”相比,有了自己命名的名字,比如“振华”、“育苗”等。

  只不过,刚开始没有人知道那些大部分都是私立学校,也没获得多大的关注。

  毕竟,在市一中独占鳌头的局面下,别说这些私立能出多大风头了,就连同为省重点,全市排名第二的市三中,也无法望其项背。

  也许是这种认知的根深蒂固,多年以来,我对私立学校的印象只有一个字:贵。

  可能和我一样,有不少“过来人”也很难想象,规模大、实力强的公立学校有一天会开始走下坡路,而不为人所关注的私立学校,却能迎来它们的春天。

  但是,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

  良性竞争,还是零和博弈?

  自从教育产业化开始后,资本的力量通过多年的探索和积淀,已经开始逐渐显示出资本的威力。

  在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从重点高校、高中的升学率来看,私立学校已经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在营销的加持,和舆论的追捧下,除了传统名校之外,其他重点中学的风头已经被它们抢了个差不多。

  这种反转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毕竟私立学校起步晚,根基弱,按理说顶多也就是偶尔有那么一两所熬出了头才对。

  但是,如果放在产业化的背景下来看,似乎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私立学校虽然也是学校,但是却和公立学校有本质上的不同。

  公立学校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私立学校却是实实在在的生意。

  做生意,讲究品质高、营销好。

  在过去,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通常是通过“品质”来角逐,也就是升学率、名师等口碑。

  而口碑传播的方式,大多数也就是口口相传,学校本身几乎不参与其中。

  但是,私立学校为了生存,却需要花大价钱去做宣传和宣讲。

  区别在哪呢?举个例子。

  重点公立学校有100位经过了多年教学质量检验的名师,但他们通常不会去以此博眼球。

  但是私立学校哪怕只有10位同等水平的名师,也会花长时间、大篇幅地去介绍这些名师的履历。

  其他教师的水平相对不高,或没有经过充分的教学检验怎么办?

  没关系,短期可以用学历来顶,而长期则可以高薪挖角。

  在一张张振奋人心的宣传海报,和一场场勾勒远景的宣讲上,私立学校相对于公立学校的“营销”优势可谓完胜。

  有人说,这恰好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流通,提高了整体的教学质量。

  我不否认。

  但是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阶段。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如此来看的话,与其说是公私立学校一起“将蛋糕做大”,也许它更像是一场“零和博弈”。

  私立学校的“虹吸”,谁来买单?

  看了很多私立学校往年的招生信息后发现,有名气的都会对学生的个人素质、学识水平,以及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做出苛刻的要求。

  换句话说,就是“掐尖”。

  “掐尖”招生的最大好处,就是保证了生源的质量。

  这些年,围绕着“学生和名师究竟谁成就了谁”的问题,引发过诸多的讨论。

  虽然这种问题没有什么确切的答案,但是高质量的生源,一方面说明学生学习的内因充足,另一方面也会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的学习环境。

  再加上名师的引导,这样的学习成果自然差不了。

  从“掐尖”取材,到资本的积累,再到吸引公立名师,私立学校这样一套良性的循环,实际上是通过资本的优势走出了一条当年各地“第一中学”的路子。

  在一些四五线城市,以及县城里,考入一中,基本等于预定了一个上大学的资格。

  那里的升学率动辄就是百分之八九十。

  但是其他中学的大多数学生,却只能熬个高中或初中的文凭,而高考,也基本属于“重在参与”。

  这种名校的“虹吸效应”,如果是在公立学校占主导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调配来改善,这些年也有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如果是在资本主导的私立学校中盛行的话,却只能通过“市场”的极化来调节。

  其结果就是,私立学校很容易造成更加明显的“虹吸”,而不是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被分化的,不止是教育资源

  公私立学校的地位转换,目前只是在一线城市中体得较为明显。

  但是如果这成为了普遍的现象,会出现什么结果?

  看看私立学校盛行的西方国家,也许事情就明白了。

  美国的公立学校里,曾经走出了过百位诺贝尔奖得主,10位总统,和不胜枚举的达官显贵。

  但是,自从私立学校崛起之后,除了公立学校优秀的师资力量被蚕食殆尽,还有被提前分化的社会阶层。

  私立学校学费高昂,高到了普通家庭负担不起的程度。

  有资格入校的,都是富裕阶层、精英阶层家庭的孩子。他们接受的,是比国内强度还高,压力还大的精英教育。

  而普通家庭的孩子,不得不去费用低廉的公立学校接受“快乐教育”,读几年书混个文凭。

  当然,如果他们没有中途辍学的话。

  单单是学费的门槛,就将公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家庭之间的差异划分出了明显的界限。

  而这,是多么残酷而又真实的“寒门难出贵子”。

  写在最后

  上个月,一则“摇号入学”的通知引发了关注。

  这意味着,“掐尖”招生也就基本成为历史了。

  面对这则通知,最“心慌”的可能就是私立学校。因为在高质量生源的衬托下,也许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是他们教的好,还是学生本来水平就高。

  也许,生源质量的本身就是一块名校的“遮羞布”,只是我们往往把目光集中在师资力量和硬件条件上,而忽略了这层重要的因素吧。

  对于摇号入学,我是很支持的。

  因为确保了公平的生源质量,能够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分清名校的真伪,在资源和资本之间做出合理的平衡。

  换句话说,我们的“寒门”,依然和过去一样有机会成为“贵子”。

  『诚言呈语』每天为您趣谈教育。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期待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