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誠言呈語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大約是在20年前,我們那個五線小城市裏,突然有了一所有“名字”的學校。

  所謂“有名字”的學校,其實也就是和我們當時只見過的“第N中學”相比,有了自己命名的名字,比如“振華”、“育苗”等。

  只不過,剛開始沒有人知道那些大部分都是私立學校,也沒獲得多大的關注。

  畢竟,在市一中獨佔鰲頭的局面下,別說這些私立能出多大風頭了,就連同爲省重點,全市排名第二的市三中,也無法望其項背。

  也許是這種認知的根深蒂固,多年以來,我對私立學校的印象只有一個字:貴。

  可能和我一樣,有不少“過來人”也很難想象,規模大、實力強的公立學校有一天會開始走下坡路,而不爲人所關注的私立學校,卻能迎來它們的春天。

  但是,事情不是一成不變的…

  良性競爭,還是零和博弈?

  自從教育產業化開始後,資本的力量通過多年的探索和積澱,已經開始逐漸顯示出資本的威力。

  在上海、深圳等發達地區,從重點高校、高中的升學率來看,私立學校已經佔據了很大的份額。

  在營銷的加持,和輿論的追捧下,除了傳統名校之外,其他重點中學的風頭已經被它們搶了個差不多。

  這種反轉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畢竟私立學校起步晚,根基弱,按理說頂多也就是偶爾有那麼一兩所熬出了頭纔對。

  但是,如果放在產業化的背景下來看,似乎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私立學校雖然也是學校,但是卻和公立學校有本質上的不同。

  公立學校不以盈利爲目的,而是私立學校卻是實實在在的生意。

  做生意,講究品質高、營銷好。

  在過去,公立學校之間的競爭,通常是通過“品質”來角逐,也就是升學率、名師等口碑。

  而口碑傳播的方式,大多數也就是口口相傳,學校本身幾乎不參與其中。

  但是,私立學校爲了生存,卻需要花大價錢去做宣傳和宣講。

  區別在哪呢?舉個例子。

  重點公立學校有100位經過了多年教學質量檢驗的名師,但他們通常不會去以此博眼球。

  但是私立學校哪怕只有10位同等水平的名師,也會花長時間、大篇幅地去介紹這些名師的履歷。

  其他教師的水平相對不高,或沒有經過充分的教學檢驗怎麼辦?

  沒關係,短期可以用學歷來頂,而長期則可以高薪挖角。

  在一張張振奮人心的宣傳海報,和一場場勾勒遠景的宣講上,私立學校相對於公立學校的“營銷”優勢可謂完勝。

  有人說,這恰好促進了優質教育資源的流通,提高了整體的教學質量。

  我不否認。

  但是教師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階段。而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如此來看的話,與其說是公私立學校一起“將蛋糕做大”,也許它更像是一場“零和博弈”。

  私立學校的“虹吸”,誰來買單?

  看了很多私立學校往年的招生信息後發現,有名氣的都會對學生的個人素質、學識水平,以及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做出苛刻的要求。

  換句話說,就是“掐尖”。

  “掐尖”招生的最大好處,就是保證了生源的質量。

  這些年,圍繞着“學生和名師究竟誰成就了誰”的問題,引發過諸多的討論。

  雖然這種問題沒有什麼確切的答案,但是高質量的生源,一方面說明學生學習的內因充足,另一方面也會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的學習環境。

  再加上名師的引導,這樣的學習成果自然差不了。

  從“掐尖”取材,到資本的積累,再到吸引公立名師,私立學校這樣一套良性的循環,實際上是通過資本的優勢走出了一條當年各地“第一中學”的路子。

  在一些四五線城市,以及縣城裏,考入一中,基本等於預定了一個上大學的資格。

  那裏的升學率動輒就是百分之八九十。

  但是其他中學的大多數學生,卻只能熬個高中或初中的文憑,而高考,也基本屬於“重在參與”。

  這種名校的“虹吸效應”,如果是在公立學校佔主導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調配來改善,這些年也有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如果是在資本主導的私立學校中盛行的話,卻只能通過“市場”的極化來調節。

  其結果就是,私立學校很容易造成更加明顯的“虹吸”,而不是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被分化的,不止是教育資源

  公私立學校的地位轉換,目前只是在一線城市中體得較爲明顯。

  但是如果這成爲了普遍的現象,會出現什麼結果?

  看看私立學校盛行的西方國家,也許事情就明白了。

  美國的公立學校裏,曾經走出了過百位諾貝爾獎得主,10位總統,和不勝枚舉的達官顯貴。

  但是,自從私立學校崛起之後,除了公立學校優秀的師資力量被蠶食殆盡,還有被提前分化的社會階層。

  私立學校學費高昂,高到了普通家庭負擔不起的程度。

  有資格入校的,都是富裕階層、精英階層家庭的孩子。他們接受的,是比國內強度還高,壓力還大的精英教育。

  而普通家庭的孩子,不得不去費用低廉的公立學校接受“快樂教育”,讀幾年書混個文憑。

  當然,如果他們沒有中途輟學的話。

  單單是學費的門檻,就將公私立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家庭之間的差異劃分出了明顯的界限。

  而這,是多麼殘酷而又真實的“寒門難出貴子”。

  寫在最後

  上個月,一則“搖號入學”的通知引發了關注。

  這意味着,“掐尖”招生也就基本成爲歷史了。

  面對這則通知,最“心慌”的可能就是私立學校。因爲在高質量生源的襯托下,也許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是他們教的好,還是學生本來水平就高。

  也許,生源質量的本身就是一塊名校的“遮羞布”,只是我們往往把目光集中在師資力量和硬件條件上,而忽略了這層重要的因素吧。

  對於搖號入學,我是很支持的。

  因爲確保了公平的生源質量,能夠在充分競爭的環境下,分清名校的真僞,在資源和資本之間做出合理的平衡。

  換句話說,我們的“寒門”,依然和過去一樣有機會成爲“貴子”。

  『誠言呈語』每天爲您趣談教育。

  在這裏,有故事、有觀點,有邏輯、有深度。

  期待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