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又一首富崩盤:資金鍊斷裂,淪爲"老賴"!2家上市公司深陷泥潭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5月31日晚間,持有金花股份(600080)的3.6萬名股東,收到了一則非常糟糕消息:2020年6月2日起,公司股票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將變更爲ST金花,股價的日漲跌幅限制爲±5%。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以來,一旦上市公司被實施ST,股票價格都難逃連續跌停的厄運。

以4月22日被ST的羣興玩具(002575)爲例,被ST之後的17個交易日遭遇17個跌停,股價跌幅超過48.5%。另外,4月30日被ST的新疆浩源(002700),亦連續遭遇6個一字跌停,期間股價最大跌幅超33%。

而金花股份被實施ST的導火索,是5月29日的一則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公司股票存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暫停上市及終止上市的風險。

隨着2則公告的發佈,掌舵金花股份的“陝西前首富”吳一堅的債務危局,也徹底拉響警報。

"陝西首富",沒錢還債

資料顯示,金花股份主要業務爲藥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導產品之一是金天格膠囊,該產品是國家一類新藥,已經成爲骨科臨牀中藥一線用藥。

據財報數據顯示,雖然業績乏善可陳,但2010-2019年金花股份的淨利潤均實現盈利,且營業收入已連續3年超過7億元。

被立案調查的公告中,金花股份並未披露具體原因,但從金花股份4月30日披露的2019年年報可以尋得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原因。

據年報顯示,其控股股東-金花投資非經營性資金佔用上市公司資金,2019年違規佔用了上市公司3.46億元,截止年末仍有1.7億元尚未償還。

對此,金花股份表示,董事會已經和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溝通,督促其儘快歸還佔用上市公司的資金。控股股東承諾,將通過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的方式,變現的資金,將在6月30日之前,全額歸還佔用的資金及資金佔用費。

掏空上市公司、“賣身”償還1.7億元……種種跡象表明,金花股份的大股東金花投資、“陝西前首富”吳一堅,真的“沒錢還債了”。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金花投資的實際控制人是吳一堅,認繳資金佔比80%,其曾在2013-2014年連續位列陝西首富的位置。

然而自2019年以來,吳一堅徹底被鉅額債務,拖垮了。

自2019年6月21日至2020年3月21日,金花股份已發佈了3次控股股東股份被司法凍結的公告,且最近一年存在債務逾期金額超過4億元。

2019年9月,實控人吳一堅曾被限制消費。

根據金花股份2020年一季報,截至3月末,金花投資持有金花股份的股份數爲1.15億股,佔總股本的30.78%,但1.15億股已全部被大股東質押貸款。

另外,據金花股份5月27日公告顯示,金花投資持有的1.15億股股份已全部被司法凍結。

意味着,6月30日前,大股東承諾的“賣股歸還上市公司1.7億元”,很可能是一紙空談。而一旦被ST之後,金花股份的股價大概率將承壓下行,大股東的質押股更是岌岌可危。

暴跌94%!賣身自救,難保2家上市公司

2019年之前,吳一堅曾坐擁着2家上市公司:金花股份、世紀金花(00162.HK),風光一時無兩。

然而,面對崩盤的債務危局,吳一堅被迫“賣身自救”。

2019年12月2日,世紀金花公告,實際控制人吳一堅與曲江金控、曲江國際投資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計劃將世紀金花29.24%股份轉讓給曲江國際投資,轉讓總價爲7137萬港元。

據業內人士分析,吳一堅此舉的意圖,大概率是放棄世紀金花,而爲了保住更有價值的金花股份,或許是斷臂求生之舉。

據資料顯示,世紀金花,是一家陝西西安本地的老牌商業零售品牌,成立於1998年。而據其披露的業績顯示,2016年以來,業績頻頻遭遇鉅額虧損:

繼2018財年(2018年4月-2019年3月)鉅虧2.64億元后,2019上半財年虧損繼續加劇,虧損金額近3億元,虧損同比擴大23倍。

世紀金花連續虧損的原因是,接連關店、特許專櫃銷售、商品銷售金額持續下降。自2011年更名世紀金花以來,其股價累計跌幅已超94%。

然而,時至今日,這筆交易尚未辦理交割手續,吳一堅仍沒有拿到這筆“救命錢”。

至此,“陝西前首富”吳一堅的上市版圖,正岌岌可危。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

曾一度登頂過“陝西首富”的吳一堅,是西安本地的知名人物。

據公開資料顯示,1983年,23歲的吳一堅被安排到了一家西安本地的國企工廠流水線上,但沒過多久,他便辭掉了“鐵飯碗”,隻身一人前往廣東,而當時正值下中國海經商的大潮。

1985年,吳一堅輾轉到了海南,他利用供應商和銷售商的資金在海南創立一家電視機廠,迅速收穫到了第一桶金。那一年,馮侖、潘石屹等闖蕩海南的“萬通六君子”,還在機關辦公室看報喝茶,有的還在學校當“三好學生”。

隨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席捲中國南方,1986年至1991年,吳一堅的事業做得愈發順風順水。

金花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總裁吳一堅

1991年,31歲的吳一堅從中國南方“榮歸故里”,身上還帶着36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5億元)。而當時的中國,“萬元戶”富豪還尚未退出歷史舞臺,吳一堅的身價在當時的西安,屈指可數。

回到西安後,商業嗅覺敏銳的吳一堅,迅速創辦了金花集團,開始從事房地產投資與開發,短短几年內,便賺得盆滿鉢滿。

在房地產嚐到甜頭後,吳一堅便加速拓寬商業版圖,據財報顯示,金花集團的經營範圍涉及投資、製藥、商貿、交通、房地產、高科技、電子商務、酒店及高爾夫、教育等領域與產業。

當時雄心壯志的吳一堅,自然不會錯過資本市場的盛宴。

1995年,吳一堅成立了以醫藥爲主營業務的金花股份,短短兩年後,金花股份便於1997年實現上市,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2001年11月,金花集團收購了香港上市的一木國際(00162.HK),後更名爲世紀金花,進一步拓展了集團融資渠道。

2013年,吳一堅走上人生巔峯。據當年的胡潤百富榜顯示,吳一堅以42億元財富,首次登上陝西首富的位置;第二年,吳一堅再次以50億元財富,蟬聯陝西首富,一時風光無兩。

2015年,成爲了“陝西前首富”的一個轉折點。

2015年5月18日,金花股份突然公告,公司董事長吳一堅正在應有關部門的要求,協助調查。經歷了長達4個月的協助調查後,吳一堅才恢復正常工作。

2015年11月,陝西省人大一次會議通過,免去吳一堅的陝西省人大常委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委員職務。

此後,吳一堅的債務迷局開始崩盤。2017年,金花投資、吳一堅一度依賴年息高達20%的“高利貸”,來緩解資金困境。

作爲陝西本土擁有兩家上市企業的大型民營企業,金花投資爲了500萬元涉足“高利貸”,其背後資金緊張程度可見一斑。

而據公開資料顯示,自2019年8月份起,吳一堅已經6次被列入執行人名單,收到6張限消令。意味着,昔日陝西首富,在2019年已經成爲“老賴”。

現如今,吳一堅最看重的金花股份也陷入危機。一旦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證監會行政處罰,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標準,金花股份將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暫停上市、終止上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