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紫蘇種植時需要掌握什麼方法,才能取得高產種植的效果呢

三農導語:紫蘇屬於一年生草本植物,又被稱作白蘇,赤蘇,紅蘇等多種名稱,在日常家庭中多被當作調味品使用,因爲其本身帶有一股獨特的香味,在炒菜時能去除一些較重的口味兒,比如說在做羊肉和海鮮時,加入紫蘇可以起到很好的去除腥味的效果,且紫蘇還是一種可藥用的植物,具有多種功效,比如說用於風寒感冒,頭痛咳嗽等這些常見疾病,都可以治療,可以說是一種集實用價值和藥用價值爲一體的植物了。很多人知道紫蘇,但卻有很少人知道該怎麼種植它,今天小編就來爲大家介紹一下紫蘇的高產種植技術。

一,選擇種植地


紫蘇的適應能力極強,通常別的植物能夠正常生長的地方它都能夠生長的很好,但是要想達到高產種植紫蘇的效果的話,還是需要選擇具有良好排水性且土質疏鬆肥沃的土壤上進行栽培,只要滿足了適宜的溫度和溼度這兩個條件,它就能非常旺盛的生長,且產量和質量都有一定的保障。

二,播種管理


在我國對紫蘇的種植通常都採用直播的方式,當然因爲氣候條件的不同,在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播種的時間也會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般在1~2個月之間南方播種時間最好,選擇在3月份,而北方一般是在5月初的時候,進行播種,直播的方式可分爲壟上播種,或者是挖地穴進行播種,這兩個方式,壟上播種指的是在壟面上按照每行間隔45公分左右,並挖一條1~2公分的溝,再將種子和沙土混合在一起充分攪拌,撒在溝裏,然後覆蓋上一層細土就可以了,而如果是採用地穴播種的方式,需要在壟上每行間隔最少40公分,每株間距在25公分左右的距離,進行栽種,同樣播種後需要覆蓋上一層一細土,並輕輕踩實,根據實踐表明,一般在一星期之後便可以正常的生長出幼苗了。

三,田間管理


做好田間管理工作可是紫蘇達到高產必不可缺少的,在幼苗生長到10~15公分的時候,便可進行移栽了,在這時需要先將那些柔弱的幼苗去除掉,替換掉新生的幼苗,並且栽種的時候要注意力度,千萬不要傷害到它的根部,否則會導致吸收養分的能力變弱,在後期出現植株大小不一樣的現象,同時還要合理的把控種植密度,如果種植密度過大,不僅不方便日常的管理,還會影響到之後的除草工作,所以需要注意行間距留出一定的距離。通常情況下,在定植3~4個月的時間,就可以進入到它的生長旺盛期間,這時植株對營養的要求較高,因此需要加強對肥水的管理,及時的爲植物進行澆水和施肥,對肥水的管理都要遵循一個原則,即少量多次,這樣才能夠讓它慢慢的吸收營養,促進植株的生長發育,從而達到高產的效果。

四,科學採收

在對紫蘇進行採收時,一定要掌握科學的方法,它的每個部位都有着不同的採收時間和方法,據專家實踐證明,紫蘇的嫩葉在長出來之後最好是時間較早時進行採摘。對粒子的採摘一般在10月中旬左右,可以用鐮刀將它們割下之後,在經過晾曬,脫粒之後就可以進行上市了,而如果作爲藥材種植來說的話,一定要選擇在具有充足光照的情況下再進行採摘,並及時的將它們晾曬以免發生黴變。

小編提醒:總的來說,要想種植紫蘇達到高產的效果還是需要掌握一些種植技術的,以上就是對紫蘇高產種植技術的介紹了,紫蘇近些年來不管在市場的需求量還是價格方面都呈走高的趨勢,因此要想通過種植來取得不錯的經濟效益的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本文主要提到的就是對紫蘇養殖方法的介紹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有需要的朋友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