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首個交易日A股開門紅,兩市高開高走,上演普漲反彈行情。上證指數上漲2.21%,重返2900點,深證成指上漲3.31%,創業板指上漲3.43%。兩市成交額顯著放量,滬市成交額爲3074.16億元,深市成交額爲4541.70億元,合計7615.86億元,創3月19日以來新高。

  無論是主力資金,還是北向資金,昨日均呈現出明顯的淨流入。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表示,短期來看市場可能有所波動,但未來幾個月,A股的核心依然要抓住“復甦牛”的大趨勢,短期如果出現顯著調整,則是需要把握的機會。

  資金流入科技股

  6月1日,A股市場上演6月開門紅,兩市放量反彈。數據顯示,兩市上漲個股數超過3600只,漲停個股數達160只,創3月6日以來新高。

  在放量反彈之下,科技股領漲市場,申萬一級28個行業中,電子、通信、傳媒行業漲幅居前,分別上漲5.38%、4.50%、4.01%。

  電子行業板塊內,漲停個股數達22只,成爲市場最靚麗的板塊,漫步者、聯創電子、南大光電、大華股份、藍思科技等多隻個股漲停。通信板塊內,海能達、鵬博士、劍橋科技等漲停。

  從主力資金層面上來看,數據顯示,6月1日主力資金淨流入402.46億元,科技板塊吸金明顯,電子、計算機行業主力資金淨流入金額居前,分別淨流入144.37億元、57.93億元,此外,通信行業主力資金淨流入24.72億元。科技板塊的三個行業合計吸引主力資金227.02億元,佔兩市主力資金淨流入總額的5成以上。

  此外,北向資金也在昨日明顯流入科技股。數據顯示,6月1日北向資金淨流入104.86億元,創4月14日以來單日淨流入新高。從6月1日的滬股通、深股通十大活躍成交股情況來看,科技股也受到北向資金的青睞,立訊精密獲北向資金淨買入4.99億元,五糧液、京東方A分獲淨買入4.73億和4.46億元。在6月1日北向資金淨買入金額位居前三的個股中,有2只科技股。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科技股調整的已比較到位,在國家大力支持研發投入、科技轉型受益於經濟轉型的背景之下,科技板塊有望在6月份走出不錯的行情。

  6月行情不悲觀

  6月市場開門紅,給6月行情開了一個好頭。A股市場素有“五窮六絕”的提法,但在剛剛過去的5月份,上證指數小幅下跌0.27%,深證成指上漲0.23%,創業板指上漲0.83%,“五窮”並未應驗。

  對於6月行情,券商表示不悲觀。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峯表示,往前看,中國復工復產有望繼續深化,可能更多領域呈現明顯復甦,海外疫情可能繼續呈現見頂回落趨勢,中國的外需前景也可能會有邊際改善,同時市場估值雖然結構分化但整體估值不高,部分內需相關板塊估值依然偏低,市場流動性也相對充裕,因此不宜對市場前景過度悲觀。

  王漢峯表示,6月份依然建議圍繞復甦深化的主題繼續挖掘結構性機會,包括內需消費服務等新經濟領域,以及新基建、居住相關產業鏈等,具體來看,包括家電、家居輕工、食品飲料、汽車及零部件、酒店旅遊、龍頭地產、建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

  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秦培景表示,在海外擾動和基本面預期修復的影響下,預計A股將整體處於均衡狀態,指數漲跌幅度均有限。6月A股將在整體均衡的狀態下經歷結構再平衡的過程;配置上,新舊基建和科技白馬依然是全年主線;而在6月結構再平衡的過程中,建議關注基建板塊、後地產可選消費,以及業績確定性高的科技、消費龍頭三條主線。

  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啓堯表示,短期市場仍將以震盪爲主。當前市場的主要矛盾不在倉位而在結構,指數風險不大。後續建議繼續保持多頭思維,在震盪期精選結構、佈局未來。從性價比的角度出發,可重點關注此前漲幅較小、被市場相對忽視的三個“類消費”的方向:第一,消費+地產後週期:家電及家居板塊。第二,消費+科技:新能源車板塊。第三,消費+傳媒:遊戲板塊。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