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爲,足夠愛,拼命愛,纔可此生無憾。

過了30歲,本該更加成熟,可我的淚點卻趨於世俗化——我感動於平凡人的喜怒哀樂,感動於一朵花一葉草,感動於一部從不看好的電影。

《28歲未成年》,簡直是無稽之談,28歲怎麼可能未成年?

看完電影我才明白,我自己從未成年過,32歲的年紀,我活得不如17歲的小涼夏通透,正如28歲的大涼夏比不上17歲的自己勇敢。

大涼夏(倪妮飾演),28歲,與茅亮(霍建華飾演)相愛十年,她愛他,爲他放棄鍾愛的畫畫和出國留學,專心等待男神求婚。

有視頻作證,四眼白(馬蘇飾演)拍攝的18歲的涼夏被男神求愛,說十年後他們要結婚!可就在十年後的今天,涼夏卻逼婚未遂……

痛苦的大涼夏購買了電視廣告的笑逐顏開巧克力,喫了後變成17歲的小涼夏,從此拉開一系列對愛與自我的追尋。

同爲一人,我們爲何互相厭棄?

17歲穿越到28歲,時代變化了可不止一點點,手機不會用,iPad會說話,小涼夏在大涼夏的新世界裏玩瘋兒了!

她不管大涼夏多麼想挽回與茅亮的感情,她只管“作”!各種作,蹦迪跳舞,看沒看的風景,喝得爛醉,對於她來說,不用高考簡直酷斃了!

而此時此刻,大涼夏卻糾結於與茅亮難以挽回的愛情中,她卑微,不自信的樣子像每個愛情中迷失自我的女孩。

於是,她們出現了分歧——17歲看不上在愛情裏孤立無援的28歲,28歲看不上在新世界裏興風作浪,看熱鬧不嫌事大的17歲。

有時候我回想自己的17歲,也覺得那時候太過囂張,沒有現在的沉穩和大氣。

可誰的青春不瘋狂?天不怕地不怕就是青春的印跡,年紀越大我們的鋒芒被社會磨的越平,我們囿於世俗不敢跳脫,以爲這是最安全的方式,可每個午夜夢迴的時刻,我們都深深羨慕着那個張狂的自己!

明明是一個人,我們互相厭棄,卻始終是一體。一個人,不同階段的樣子,有不同的魅力,只是我們不自知,也就無法最大程度地彰顯。

無愛無根?無己無源?愛與自我,誰主導纔可更永久?

相互厭棄的兩個人,卻在同一條路上翻了車……

17歲,少女一枚,小涼夏心底存着對愛情深切的渴望,在公車她邂逅了一見鍾情的嚴巖,拿起畫筆畫下他的樣子,一筆一劃飽含少女的羞澀與深情。

就在這時,大涼夏迴歸,她逃走,落下那副畫,這畫被嚴巖發在微博,題爲——尋找最美地鐵御姐。就是它,讓茅亮的財神爺高總看中,他提出讓涼夏來做設計才肯投資。

可大涼夏根本不會畫畫了,她很想和茅亮複合,所以只能求助於小涼夏。小涼夏沉迷於與嚴巖的愛情中,爲了能多與他見面,她不得不答應大涼夏的要求,爲的是與嚴巖多見面。

如此往復,她們爭吵,卻也在爲愛撲火的路上逐漸迷失自我。

愛情不分年齡,不分時間,不分先來後到,它像一團火,把人燃燒,置身其中的人只等自己化爲灰燼,還在傻傻地期待,以爲這是對方精心準備的煙花。

我們因爲不同而愛上對方,也因爲不同而能發掘對方身上的優點,不同讓我們互相吸引並走向愛情。

然而,相愛容易相處難。就像茅亮所說:我承認,十年朝夕相處,我慢慢忽略了你的好。

有多愛就能付出多少,付出越多越容易失去自己,而沒了自己的愛,對方還看得上嗎?

縱使你再用心,他也已經習以爲常,習慣是可怕的,但不是不可割捨的,愛才是。

自我爲一,愛爲其次,否則我們必定在愛的路上越摔越痛。

與過去和未來的自己和解,你才擁有迎接困難的力量。

電影有幾個淚點,但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最後小涼夏爲見嚴巖,把剩餘的十顆巧克力全部吞下的那個情景。

每個女孩都有爲愛付出一切的勇氣,當她揹包跑到地鐵站,當她暈厥在地鐵站,當她在孤獨中等待一隻手,一個懷抱……

她能等來的,不是對方,而是28歲的自己。

大涼夏說:小涼夏,把手給我,別怕,你忘了我們是如何在情感中慢慢丟了自己的嗎?

小涼夏戰戰兢兢地走過來,就在兩人手指即將觸碰的瞬間,中間竟然立起一塊玻璃!

玻璃,代表我們內心無法打開的結,面對未來和過去,我們沒有勇氣接受的有太多太多。

可擺在我們面前的也只有一條路——走下去,找回自己!

當我們在情感中迷失而不自知,我們其實已經失去了最初對對方的吸引力,他們說我們變了,我們反駁,不承認,但事實就像大涼夏自己說的:其實很多時候不是你(茅亮)的問題。

認識自己是愛別人的前提,不論何時何地,最重要的永遠是自己。

愛情,不是生命的一切,成長才是。

曾經,我一直認爲,足夠愛,拼命愛,纔可此生無憾。

因爲生命過短,機會只有一次,所以我們必須抓住心裏的渴望,最大限度地滿足它,滿足自己,好不枉這人世走一遭。

可事實上,相愛的人不一定相守,相守的人不一定終老,終老的也不一定是最初的那個人。

生命無常,每一歲都不是白走的,它們一點點構成我們的生命,愛情,只是我們這些步裏的很小一部分,成長才是貫穿始終的。

願你愛他也可以愛自己,愛花也可以迎風雨。

大情小愛,人間冷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