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神舟飛船、北斗導航衛星、中國首輛月球車……6月1日,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孫家棟院士,神舟飛船總設計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戚發軔等六位院士,爲PDC聯盟校學生帶來飽含科技含量的“六一”禮物。新京報小記者在呼家樓中心小學教室裏,見到了航天科技仿真模型和孫家棟院士的親筆祝福,備受鼓舞。

據瞭解,六位院士爲PDC聯盟校送來的這批航天科技仿真模型將會擺放在教室裏。“這些出現在電視新聞裏、書本插圖中的偉大科技成果變得觸手可及,讓我們懂得許多知識,解決了曾經的好奇。”呼家樓中心小學一名學生對小記者表示。

兩院院士與PDC聯盟校有深厚的情誼。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空間技術專家戚發軔院士曾和PDC聯盟校學生一起參加“愛·在一起”公益行動。戚發軔院士說,未來世界是創新和科技的比拼,希望孩子們以北斗精神來激勵自己,從小有機會在PDC教育中鍛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未來以科技振興國家。

此外,2018年,共和國功勳、“兩彈一星”元勳科學家、北斗之父孫家棟院士參加了“PDC未來學校”成立儀式,並被聘爲名譽校長。2019年10月,孫家棟院士和中國“探月”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爲PDC聯盟校的孩子們成立了“PDC小院士工作站”。

而在今年這個“六一”兒童節,91歲的孫家棟院士爲全國25個省百餘所PDC聯盟校的學生們寫下親筆祝福。瞭解孫家棟院士爲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貢獻後,一名學生寫道:“隨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創新能力和科學技術是未來人才的核心競爭力。當科學家是我們的夢想,希望我們在科技王國裏施展才華和抱負,不辜負孫家棟院士的期望,努力成爲一名優秀的小科學家!”


據瞭解,“PDC”是由呼家樓中心小學2016年提出的一套適合中國學生髮展的本土化的創新型實踐育人系統,包含Project、Driven、Creation三方面。PDC教育用項目驅動學生的慾望和興趣、實踐和體驗、思維和意識,通過項目式學習、小組式學習等方式,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例如,2020年呼家樓中心小學PDC的主題是垃圾分類。爲了完成該項目,學生們蒐集資料,瞭解垃圾都分成哪幾類,並討論如何讓人們都懂得垃圾分類,最後繪製了垃圾分類的卡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