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專家組隊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副院長曾勇教授告訴記者:“我們現在仍然在跟蹤埃塞俄比亞、吉布提的疫情,這兩個國家都存在社區傳播,隨着檢測量的增加,確診患者將越來越多。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指示,4月16日,由四川省承派的中國赴埃塞俄比亞抗疫醫療專家組一行12人從成都出發抵達亞的斯亞貝巴,執行協助埃方應對疫情、服務當地僑胞等工作任務。

封面新聞記者 寧芝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指示,4月16日,由四川省承派的中國赴埃塞俄比亞抗疫醫療專家組一行12人從成都出發抵達亞的斯亞貝巴,執行協助埃方應對疫情、服務當地僑胞等工作任務。專家組在埃工作14天后按照國家衛健委指示,於4月30日乘吉布提航空包機前往吉布提,協助吉方抗疫疫情。

專家組由12人組成,四川大學華西醫院7人、四川省疾控中心2人、四川省人民醫院1人、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1人,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1人;涉及感染病學、流行病學、呼吸與危重症醫學、重症醫學、中醫、護理、實驗室診斷等專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副院長曾勇教授擔任隊長,同時兼任臨時黨支部書記。

在非洲工作26天、返川隔離14天后,專家組一行12人於5月26日解除隔離平安回到醫院。

5月26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7名援非專家解除隔離回到醫院

專家組隊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副院長曾勇教授告訴記者:“我們現在仍然在跟蹤埃塞俄比亞、吉布提的疫情,這兩個國家都存在社區傳播,隨着檢測量的增加,確診患者將越來越多。非洲有一個特點:新冠肺炎患者以年輕人爲主,所以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居多,因此大家可以關注到非洲的死亡率還是比較低的。”

“埃塞俄比亞、吉布提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人民的生活水平、基礎條件、醫療水平、醫療環境較差。”曾勇說:“這給非洲的防疫工作帶來了很大影響,比如,在埃塞俄比亞的定點防治醫院,沒有自來水,有時候還會停電。”

曾勇介紹,專家組的抗疫物資是從國內帶過去的,如防護服、手套、眼罩等,而生活物資主要由當地大使館和當地政府提供幫助。

“我們到非洲時,那裏非常炎熱,尤其是吉布提,白天的體感溫度能達到45攝氏度,而且我們遇到了當地的開齋節,從太陽昇起到太陽落山前,都不能喫飯喝水,爲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我們在開齋節也不喫飯不喝水。條件非常艱苦,但也是逐漸適應的過程。”他說。

曾勇帶領中國赴埃塞俄比亞抗疫醫療專家組主要開展了三方面的工作,第一,主要與受援國的衛生部、疾控中心等交流,分享中國抗疫經驗,瞭解受援國對防控的安排。第二,到受援國的隔離中心、定點收治醫院,瞭解具體的防控措施是否落實到位、防護物資是否充足,討論疑難患者的救治方案等。第三,爲使館、華人華僑科普,讓他們能安心在當地工作。

在非洲支援時,曾勇感慨道:“想到中國抗疫短短兩個月就能取得階段性勝利,我更能體會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巨大發展和進步。雖遠在非洲,但我深深感受到作爲中國人的驕傲,同時也深深感受到祖國的強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