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年初,從非洲遠道而來的蝗蟲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地肆虐,對當地農作物造成了巨大影響。後來,網上幾乎都是疫情的消息,關於蝗災的報道越來越少了。所以,有人說,蝗災已經徹底被遏制住了,大螞蚱蹦躂了幾天就被消滅了。

    事實上,蝗蟲們進入了產卵交配期,在5月底,重新成長的蝗災開始了第二輪攻擊。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預測,新一輪的蝗蟲數量是上一輪的20倍,也就是說,上一次是4000億隻,這一次應該是8萬億隻。

    據《印度斯坦時報》27日報道,印度正面臨着27年來最嚴重的的蝗災。目前,成羣的蝗蟲已經攻陷了印度至少7個邦,累計3.5萬公頃的農田已被吞噬。

    其中,蝗災最嚴重的當屬馬哈拉施特拉邦,另外,這個邦疫情確診已超過5萬例,這真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疫情已經讓印度人忙得焦頭爛額,如今又來了一個蝗災,此時此刻的莫迪怎一個愁字了得。

    要知道,如今印度的莊稼即將面臨收穫,這一支蝗蟲大軍足夠讓許多邦的印度人顆粒無收。

    不過,印度政府也採取了相應的對策:

    從5月27日開始,印度就派出了無人機、農用車等,不斷驅趕消滅蝗蟲。這明顯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數,即便是蝗災過去了,大量的農藥殘留必然會損害印度人的身體健康。

    關鍵是,印度政府也管不了這麼多了,畢竟十幾億人還要等着喫飯。遭受一連串衝擊的印度,國內幾乎是亂成了一鍋粥,無論是疫情,還是蝗災,或者是颱風,每一個災害都足夠讓印度人頭疼好長一段時間,更何況還一起降臨。

    02

    現在,印度政府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農業界一分鐘都沒法等,那麼蝗災究竟有多恐怖,會給印度帶來多大損失呢?

    許多人都知道,從古至今,蝗蟲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具破壞性的害蟲之一,形容它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也不爲過。

    就拿1875年的美國舉例,當時,美國西部經歷了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蝗災,12.5萬億隻蝗蟲席捲了整個美國。據記載,在美國土地上空,將近3000公里的黑雲,覆蓋了整個加利福尼亞州。

    這個州的面積和我國黑龍江省差不多,想象一下,頭頂上全都是由蝗蟲組成的黑雲,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後來,正因這一次蝗災,美國直接經濟損失超過了2萬億美金。

    據瞭解,約8000萬隻蝗蟲能夠擠在一平方公里的空間裏,一天平均飛行150公里,每天消耗的食物量相當於3.5萬個成年人。

    只能說,蝗蟲真的太能喫了。

    印度人自然知道蝗蟲的可怕之處,除了政府的幫助之外,印度農民還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措施,比如敲打鐵皮鼓、盤子,據說可以嚇跑蝗蟲。事實證明,收效甚微,這可不是一隻蝗蟲,而是上萬只蝗蟲。

    看來,印度糧食大規模減產幾乎是肯定的,目前只能優先填飽自己人的肚子,糧食出口量肯定也會減少,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也會因此發生。

    所以,印度政府還是先考慮一下如何解決國內的麻煩事,不要再想着對外挑事了。

    03

    可以猜到,此時此刻的印度人還在忙着消滅蝗蟲,也許多消滅一隻蝗蟲,就可以少一個人忍飢挨餓。不過,我覺得印度人可以向中國取取經,在歷史記載上,中國早在秦始皇四年就出現了蝗災,在新中國成立前的2600年,中國明確有記載的蝗災多達800多次。

    幾千年來,爲了抵抗蝗災,古人想盡了辦法,最典型的就是掘種法、坑埋法以及焚燒法,不過這幾種辦法無法根治蝗災,並且類似於焚燒法這樣的行爲,還會損毀自家田地。

    之前,網上有一則消息,說是浙江十萬只鴨子出征巴基斯坦。實際上,蝗蟲的頭號天敵正是鴨子,在清代文獻《除蝗記》中就提到了用鴨子消滅蝗蟲。

    步入現代化社會後,古人滅蝗的方法也已經過時了,而此時的滅蝗也出現了2大突破:

    第一,中國建立了嚴密龐大的蟲情觀測網。正所謂防患於未然,只要蝗蝻一露頭,就立刻上報,得到命令後,發動人力物力將蝗蟲扼殺在萌芽階段。

    第二,中國治蝗事業的國之脊樑批量湧現。比如說馬世駿,回國後創辦了我國第一個生態學研究室,正是他的貢獻,讓危害中國兩千多年的蝗災再也沒有出現。除了馬世駿之外,還有許多默默無聞的農業科技工作者,正是他們的努力付出,才把蝗災這個敵人牢牢的“摁”了下去。

    當然了,我國雖然戰勝了蝗災,但不可能徹底消滅蝗蟲,重點還是要提高監測體制水平和行動能力上。

    這一點,也正是印度政府當前最缺乏的。

    目前,最讓印度人擔心的是,萬一未來幾天的風向發生變化,印度蝗蟲很有可能會向其它城市移動,儘管是城市環境,裏面種植着大量綠色植被,一旦淪陷,後果不堪設想。

    最後,我們並不應該幸災樂禍,而應該爲印度默默祈禱,順利度過疫情和蝗災的雙重災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