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因循祖制沿用一萬多年的傳統種菜模式被顛覆了!

之前就有先例,騰訊iGrow隊在萬里之外控制並栽種黃瓜,在長達4個多月的時間裏,全程沒有一個菜農參與,連種菜的氣候都是人工智能巧手模擬出來的。並且AI種植產量比傳統種植整整高出了5倍!種植出來的黃瓜,質量穩定、形狀統一,普遍爲重375g以上的A級優質瓜。一萬多年來,在人們的觀念裏,菜農和蔬菜就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彼此不可分割,但人工智能黃瓜的出現卻說明,一萬多年形成的觀念也需要改弦更張。

近日,上海市進一步升級,在非常時期, 大數據、物聯網、無人機等新技術紛紛亮相,確保春季農業生產和疫情防控兩不誤。

“星火0304日報:大白菜收25噸,採收面積8畝;甘藍收6噸,3畝;春甘藍種植25畝……”“農業園區0304日報:青菜收4噸,採收面積2.5畝;生菜採收250千克,0.5畝;杭白菜收250千克,0.5畝……” 3月5日上午,上海星輝蔬菜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白會庭的手機上陸續收到各種植基地發來的採收種植日報,“ 現在,我們種菜跟着數據走,市場缺什麼,我們就種什麼。”他身後,是一小盆一小盆緊緊挨着的青菜苗,已有寸許高。若無意外,這批青菜在4月上旬即可上市。

市場缺什麼,田頭種什麼

白會庭所在的星輝蔬菜公司是上海重要的“菜籃子”生產基地,在市郊擁有2.44萬畝蔬菜基地,主要生產常規蔬菜、工廠化芽苗菜、工廠化水培菜、淨菜等多種蔬菜產品,年產量達20萬噸。

“今年受疫情影響,前期市場供應出現波動。所以最近的農業生產,要跟着數據走。”白會庭說,利用上海農業數據中心、農墾全面質量管理平臺生產管理系統和上海種植業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種植基地能及時跟蹤監測蔬菜的生產與供應情況, 確保田間生產信息和市場信息有效對接。

基地最近搶種了很多短期就能採收的葉菜,包括雞毛菜、青菜、杭白菜、茼蒿菜、包菜,全部能在2個月內上市,“我們每天上報採收數量就是爲了更好地根據市場需求調整採收和播種節奏。比如雞毛菜和青菜,如果市場需求大,我們可以搶收。”數據顯示,春節至今,種苗基地已育蔬菜苗350萬株,其中綠葉菜300萬株,確保了在田蔬菜生產需要。

兩個月後的市場需求也被提前規劃。在番茄基地中,部分品種已經開花,預計5月初就能採收。“番茄、絲瓜等茄果類蔬菜已經進入苗期,我們發揮基地的種苗設施和機械裝備優勢,採取集約化育苗後移栽方式來種植這類蔬菜。”白會庭解釋說,這樣既能合理安排早春蔬菜種植茬口,又能統籌安排短期和中長期蔬菜茬口。

記者看到,基地對及時出地的田塊搶播搶種了速生綠葉菜。不過幾周後,這些田塊將被培育成熟的茄果苗所代替,番茄、絲瓜等蔬菜將接力上市。這意味着,上海的田頭不僅不缺菜,市民也能跟着季節“換口味”。

規模化種植,降本增效穩價格

“今年春天,我們基地的蔬菜種類比以前少了很多,只有雞毛菜、菜薹、茼蒿、迷你胡蘿蔔等4個品種;最新的種植計劃也只有五六種,包括米莧、空心菜、絲瓜等。換做往年,每一季至少種20個品種。”上海城市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崔軼雄站在自家的生產基地裏,細數今年春耕的變化。

上海城市現代農業公司的種植基地有近4000畝,主打有機蔬菜。往年,基地種植強調“少而全”,各個品種的蔬菜都種一些,一年要種100多個,產量不多,搭配成套餐送到市民家中。可崔軼雄發現,這種種植方式不划算:“每個品種都有種植規範,人員培訓成本高;還要申請有機認證,光填表格,就有100多套,成本也很高。結果,市民買的菜價格高,基地賺的錢卻不多。”

今年春耕春播,上海農業提倡集約化、規模化生產,因爲建設規模化單品蔬菜生產基地有助於調控上市茬口、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崔軼雄的基地也順勢進行了調整。

減少品種後,基地和消費者都得益。原來,規模化種植使得單品供應量提升,崔軼雄的基地與盒馬達成了合作,不用再自己搭配不同蔬菜配送到居民家中,而是直接進入盒馬門店銷售。“種植成本降低、物流成本降低,又有了穩定的訂單,使得我們的利潤沒有少,零售價卻能便宜一半以上。”崔軼雄以近期頗受市場歡迎的有機青菜爲例,在盒馬的最終售價爲每300克4.8元;如果按以往的種植和銷售模式,價格至少翻一番。

看到市郊規模化單品蔬菜的發展勢頭,零售商也順時而動。盒馬新推出了“有機鮮”系列,將有機蔬菜價格腰斬。“疫情發生後,上海門店有機菜銷量佔整體類目20%,上海田頭的集約化生產保障了平價有機菜的供應。”盒馬上海區域生鮮採購總監陳華說。

物聯網和無人機都來了

一些高科技設備也出現在田頭。

崔軼雄的種植基地裏,有幾個攝像頭,“那是採購商安裝的,是物聯網設備,能實時監控基地生產情況;如果發現異常,會自動報警,是對安全生產和規範生產的一種督促。”

這些天,在被稱爲上海主副食品供應底板“壓艙石”的上海農場,各生產大隊利用晴好天氣,全面開展補肥壯苗、清溝理墒、防病治蟲、控草除雜等工作,田間生產有序進行。

上海農場佔地約46萬畝,其中耕地20萬畝、林地5萬畝、魚塘8萬畝。一些新設備的亮相讓忙碌的春耕春播顯得有些不同。

基地種植業副總經理邵斌將三臺無人機操控得很熟練,“在糧食生產上,眼下是小麥的重要生長期,當務之急是防病防害,無人機等新設備是好幫手。”受疫情影響,上海農場用工有所短缺,無人機不僅解決了人手不足的問題,還展示了“科技農業”的優勢,“以前是開着拖拉機撒農藥,會破壞田塊,而且一畝地的藥水量在8至10升,因爲有些農藥沒有撒到麥子上,而是滴到了地裏或者在空氣裏揮發了。使用無人機後,可以精準噴灑,一畝地的藥水量只要2升。”

施肥則用上了農場最新研發的種肥裝卸一體機。按照原先的施肥流程,需要工人將倉庫裏的肥料送上運輸車,拉到田頭後,再人工破袋裝卸到施肥車上。可有了種肥裝卸一體機,從倉庫裝卸肥料到田頭施肥,全部實現機械自動化。邵斌算了筆賬:以前給1000畝地施肥,需要五六個工人忙上一天; 利用種肥裝卸一體機,2個工人半天就能完成。

春耕時節,以往農民紛紛下田。但疫情的突發,讓很多人無法下地勞作,人工智能的出現部分緩解了這些問題。除上海外,全國多地都開始了雲端種菜。在江西,偌大的溫室大棚內,卻見不着菜農們忙碌的身影。奧祕在於園區的智能雲平臺控制系統。在園區的智慧農業控制中心,只見三塊電子大屏連在一起,大棚內360度實時監控到的溫度、溼度、光照等信息全部彙總到雲端平臺, 只要工作人員在屏幕前輕點鼠標,就能對上萬平方米大棚進行智能控制,從而實現蔬菜大棚裏的“機器換人”。

過去一個大棚要幾十個農民進行育秧、施肥、澆水,哪個環節都不能馬虎。如今,園區引進智能雲系統,大棚溫度和溼度可精準掌控,從而爲果蔬生長創造適宜的環境。只要設好溫度、溼度等參數,棚內遮陽網、溼簾風機、水肥設備等就可自動運轉,智能化設備讓工作人員相互接觸的頻率更少,因此在疫情期間也可以保證正常生產。

從觀念而言,菜農和蔬菜相互依存的關係可以休矣。對未 來而言,未來的美好生活需要人工智能的全面參與。在趨勢到來之前,不要恐懼或和趨勢作對,否則,再精彩的時代都與你無關!

信息來自上觀新聞、新華網、長江蔬菜

右下點在看

,右上點轉發分享,就是最好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