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介紹,該縣緊扣破解農村電商站點服務單一、買多賣少、物流不暢等瓶頸問題,聚焦“人才、平臺、物流”關鍵要素,創新推進電商驛站“三張網”建設,助推農村電商扶貧取得新成效。通過創新探索實踐,印江農村電商徹底擺脫困境,重新煥發生機,快速崛起爲一項億元大產業,不僅有力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更帶動農產品出山,農民增收就業。

5月21日,印江土家族自治縣朗溪鎮電商驛站,掌櫃田春進正將一箱箱精品水果裝箱打包,準備通過電商驛站“直通車”,運往北京、湖北、廣東等地。

朗溪是遠近聞名的水果之鄉,水果品類豐富,品質優良。“去年我們通過電商平臺,爲朗溪鎮果農銷售柑橘等水果1.8萬餘單,銷售量達到10餘萬斤,銷售額達35萬元。”田春介紹。

中煤集團定點幫扶印江自治縣助推“印貨出山”

近年來,印江以實施“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爲載體,大力打造農村電商發展升級版。目前該縣已180多個農村電商服務站點,成爲當地農村農特產品出山入市的重要途徑,成爲羣衆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

據介紹,該縣緊扣破解農村電商站點服務單一、買多賣少、物流不暢等瓶頸問題,聚焦“人才、平臺、物流”關鍵要素,創新推進電商驛站“三張網”建設,助推農村電商扶貧取得新成效。

困境:農村電商遭冷落,3年倒閉上百家

印江電商興起於7年前。2013年,該縣圍繞“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創新驅動”工作思路,創新推進電子商務發展,並取得諸多好成績:

2013年,印江率先建成全省首家“淘寶網”中國特色縣級館;2015年建成全省首家“農村淘寶運營中心”“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

2015年,印江被列爲全省第一批“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2016年成爲“全省電商扶貧示範縣”……

據統計,2015年印江實現全縣17個鄉鎮農村淘寶全覆蓋,大量農村電商服務站如雨後春筍迅速湧現,總數達到186家。

然而,至2018年底,該縣電商服務站便從186家減少到21家,而且站點月收入不足1000元。短短三年,爲何有160多家電商站點紛紛“關門”?

木黃鎮鳳儀電商驛站銷售的農特產品,梵淨山珍

“之前,農村電商的主要功能是幫村民網購,但村民不可能天天網購,漸漸數量越來越少,收入也越來越低。”田宏進從2013年便開始從事農村電商,親歷了當地電商發展的起伏變化。

農村電商作爲一件“新鮮事”,因商品豐富、價格低廉等特點,曾備受農村羣衆追捧。但由於物流較慢、商品質量參差不齊等因素影響,漸漸遭受“冷落”。

木黃鎮鳳儀電商驛站辦公區內,工作人員正在網上辦公,查看銷售情況。

“網購數量減少,農村電商站點收入越來越少,很多電商掌櫃不得不選擇關門。”田春說,加上在商品“上行”方面並未發揮真正作用,農村電商的影響力也漸漸減弱。

據當地有關部門調研分析,該縣農村電商運營中存在三個突出問題:服務單一,買多賣少,物流不暢。農村電商發展亟待轉型升級。

2018年以來,印江不斷創新舉措,加大投入,扶持培育,努力推動電商轉型升級,讓電商真正惠及百姓,讓電商成爲帶動羣衆增收致富的平臺,成爲當地亟需解決的問題。

破題:構建“三張網” 打造升級版

近日,在印江木黃鎮鳳儀村電商驛站,記者見到櫃檯上整齊地擺滿了茶葉、蜂蜜、食用菌等農特產品,驛站掌櫃吳城敏正組織羣衆稱重、打包、裝車,準備發貨。

“線上銷售並未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接到3000多份訂單,銷售額達35萬元左右。”吳城敏介紹,過去主要是爲村民買進,現在主要是爲村民賣出。

木黃鎮鳳儀電商驛站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產品包裝

據介紹,2018年以來,印江堅持“因地制宜、按需發展、多業融合”理念,高標準建設電商驛站,構建電商驛站“基礎網”。

該縣圍繞行政村服務“全覆蓋”目標,綜合交通條件、產業發展、人口聚集等因素,以小賣部、零售店爲重點,在17個鄉鎮(街道)365個行政村規劃建設160個“電商驛站”。

同時,採取“自願申請、鄉鎮上報、縣級考察”的方式,擇優選拔幹事創業能力強、電商發展潛力大的人才擔任驛站掌櫃,針對性開展產品推送、選品定價、包裝設計等業務培訓,提升站點服務和經營能力。

印江還結合實際,立足產品上行,量身打造“梵淨雲商”平臺,助推農產品從“小農戶”邁向“大市場”,提升電商扶貧帶動效應,着力創建電商驛站“營銷網”。

“梵淨雲商”對電商驛站產品實行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線上實行“一日一推”“一週一爆款”等方式打造站點“網紅產品”,線下采取“精品線路”“一網格一團長”等方式進行全面推銷,實現產品賣得出、賣得快、賣得好。

木黃鎮鳳儀電商驛站內,幾名工人正忙於把商品打包裝盒

與此同時,該縣緊扣“提速降費”,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創新構建電商驛站物流配送體系,切實打通上行“最先一公里”和下行“最後一公里”,暢通電商驛站“物流網”。

據瞭解,該縣以126個電商驛站爲配送節點,規劃8條快遞物流配送路線,覆蓋全縣365個行政村,每條線路形成一條閉合路線,每條路線每條對站點進行收派一次,實現下行包裹當天到村和上行包裹當天進城。

“三張網”有效解決了過去農村電商服務單一、買多賣少、物流不暢難題,讓農村電商重新煥發生機,蓬勃發展,成爲助推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崛起:開創億元產業 帶動千人增收

“有了梵淨雲商等電商品臺,我們村的綠殼雞蛋再也不愁銷了!”說起農村電商,朗溪鎮三村村電商驛站負責人田宏進感受深刻。

過去,該村發展的綠殼雞蛋等,由於銷售渠道不暢通,時有大量產品滯銷,造成嚴重損失。而今通過農村電商發展,每年該村大量農特產品從網路走出大山,銷售額達到120多萬元。

印江土家族自治縣和達幸福花園安置點,貧困戶周文婕新開張的電商驛站,線上線下同步銷售,方便小區住戶購買商品

據統計,2019年印江電商銷售額達1.58億元,同比增加62.9%;實現穩定就業289人,帶動4860名貧困人口人均增收1200元。

通過創新探索實踐,印江農村電商徹底擺脫困境,重新煥發生機,快速崛起爲一項億元大產業,不僅有力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更帶動農產品出山,農民增收就業。

據介紹,該縣實行“電商驛站+”模式,構建“一主業帶多業”發展格局。即以農特產品外銷爲主營業務,通過“電商驛站+專業合作社”“電商驛站+貧困戶”,把電商驛站與“一村一品”網貨基地、村級集體經濟、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相結合,推動農特色產品上行銷售。

同時,圍繞羣衆生活所需,疊加農村淘寶、郵樂購、金融保險、快遞寄遞、農家超市等增值業務,提高驛站經營效益。目前該縣電商驛站月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

印江土家族自治縣板溪鎮上洞村,電商驛站直通車走進農村,便民利民

此外,該縣還搶抓國家消費扶貧政策機遇,“梵淨雲商”開設消費扶貧板塊,將縣內資質齊全且在本地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產品上線經營,銷售利潤實行五五分成,其中50%作爲扶貧基金,重點用於支持貧困戶發展,50%作爲平臺收入。

據統計,通過“梵淨雲商”平臺引領,有效推動該縣39個“一村一品”網貨基地建設。今年以來,印江電商銷售額達3800萬元,同比增加21%。(楊聰 蔡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