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本田第三代i-MMD混动系统的凌派锐·混动,是最近家轿市场关注度最高的一款新车。

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因为这是本田在中国市场投入的首款小排量混动车型,也是本田混动技术彻底走向“亲民化”的标志。


关于这款车型的基础介绍,功夫汽车此前已经专门写过文章。因此本文将聚焦于其驾乘品质部分。

相比燃油版车型,凌派锐·混动的提升有多大?整体体验如何?是否存在值得改进的地方?

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一试究竟。

1、驾乘品质大幅提升,比燃油版更具高级感

我们这次试驾的凌派锐·混动,动力系统由一台1.5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一台驱动电机、一台发电电机、ECVT变速箱和小容量动力电池组成。


从结构和运行原理来看,这套系统和此前在雅阁、奥德赛、皓影上搭载的混动系统并无本质区别。

都是在低速时通过电机驱动车辆,燃油发动机在需要时为发电电机提供动力,并且在高效区间直接提供动力。

唯一的区别,就是凌派锐·混动采用的燃油发动机排量更小,电机的功率、电池容量也较2.0L版本小一些。

从实际驾驶体验来看,凌派锐·混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1.0T燃油版的一些短板。


譬如,发动机抖动和噪音明显更低,动力输出也更加直接,舒适性提升十分明显。

由于本田FUNTEC理念的加持,凌派锐·混动在驾驶乐趣上同样继承了雅阁锐·混动上的优点。

毕竟,在中低速状态下,凌派锐·混动的驾乘感受更偏向EV,发动机并不介入工作。

为此,本田工程师在凌派锐·混动的音响系统中加入了引擎声浪模拟功能,在SPORT模式下,该功能将通过音响系统播放模拟燃油发动机的低频音浪,烘托了驾驶气氛。


此外,凌派锐·混动也和其他第三代i-MMD车型一样,提供了EV(纯电动模式)、ECON(节能模式)、SPORT(运动模式)三种驾驶模式选择。我们可以针对不同驾驶场景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式。

当然,这三种驾驶模式和混动系统本身(纯电动、油电混动、燃油直驱动)的三种工作模式并不相同。


驾驶模式选择更多是通过改变油门响应速度,带来不同的驾驶体验。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方向盘两侧的“换挡拨片”,改变车辆动能回收的力度,一定程度也起到刹车的作用。

由于凌派锐·混动的电池组位于后备箱尾部,因此其底盘调校也较燃油版作出了一定的优化。通过加强弹簧以及对减震器的重新设置,凌派锐·混动的底盘保持了燃油版的出色水准。

据本田研发工程师介绍,虽然凌派锐·混动的电池组位于车身尾部,但由于其发动机舱增加了双电机,重量也有所提高,所以其整车配重和燃油版基本一致,不会出现重心后移的现象。

不过在试驾过程中,我们在高速过弯时还是感觉到了车尾有些跟不上车头。假若后排满载,尾箱装载大量货物的情况下,或许会对车辆的动态表现有所影响。


相比雷凌/卡罗拉双擎电池组位于车底中部,重心下移,这或许是凌派锐·混动下一代车型可以继续提升的地方。

当然,这一点点瑕疵并不妨碍我们对凌派锐·混动驾乘品质的高度认可。其驾乘的“高级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三缸的1.0T燃油版驾乘体验可以打70分的话,锐·混动的表现绝对值得打一个90分。

2、相比燃油版还有什么变化?

除了驾乘体验更加具有“高级感”,凌派锐·混动相比燃油版的变化其实并不算大。

在外观部分,除了Honda LOGO换成了混动专属的蓝色外,车尾和车侧部分也加入了Hybird标识。


仪表盘则采用了较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屏设计,可以直观显示不同驱动模式,但电池电量和油量指针依旧为机械式。


同时,由于不需要搭载传统变速箱,凌派锐·混动的换挡部分全部采用了电子式换挡设计。


中控屏部分和燃油版的区别同样不大,略为遗憾的是,没有像丰田双擎那样可以通过中控大屏观察到车辆行驶模式的变化。

空间方面,则依旧是凌派的强项。本田能够将一款A+级家轿的空间,做到了媲美B级车的水平,这也是其打动主流家轿消费者的关键。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右后侧座椅的侧面,凌派锐·混动还加入了一个空调进气口,其作用是让座舱内的冷气为动力电池组降温,这样的设计“小心思”,确实令人佩服。


此外,由于电池组的影响,凌派锐·混动的后尾箱容积为430L,比燃油版的588L略小一些,但也绝对足够一般家庭的使用。

3、功夫拍案

尽管目前广汽本田仍未公布凌派锐·混动的预售价格,但据功夫汽车猜测,这款车很有可能延续雅阁、奥德赛等锐·混动车型的定价策略。

最终售价区间可能介乎于12-15万元之间。起步价可能要比雷凌双擎13.38万-15.28万元更便宜一些。

而从我们对这款车型的实际体验来看,其驾乘品质和雷凌/卡罗拉相比可谓棋逢敌手,但二排空间表现会更优于后者。因此,只要价格合适,凌派锐·混动绝对有实力成为这个级别混动车型的新标杆。

了解更多资讯请下载易车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