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可以熱烈得像一場拳擊,

也可以輕盈得像一場遊戲。

到底怎樣活着,纔算不枉此生?

是安逸,還是折騰;

是按部就班,還是開拓向前?


一條合夥人張晴,

從國內生活時尚類週刊頂尖位置辭職,

成爲一條的 003 號員工。

她不僅是一位創業路上的開拓者,

還是一名資深馬拉松跑者,

曾以33小時的成績,

完成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跑步接力賽。

當人生進入某種階段,

很多人會下意識地陷入舒適怪圈。

但張晴始終在與自己較勁。

她相信創業者心中都擁有某種信念。

面對未知孤獨的開拓旅程,

這種信念驅動他們不斷向前。

開拓是她的信條。

幸運的是,在人生的每個階段,

她都擁有一批志同道合的開拓者同行。


熊三木


合鯨資本創始人


熊三木是合鯨資本的創始人,

也是一條的投資人。

媒體圈、廣告公司、風險投資,

一直處於不斷的轉變中。

“好奇”是三木開拓者信條的關鍵詞。

他認爲好奇是一種本能,

更是一切開拓的開始。

保留着學生時代大量閱讀的習慣,

創立“合鯨瘋投民工夜習班”,

就是要讓所有人一直處於學習的狀態中。


毛冠帥


木雕藝術家,創業者

毛冠帥,90後木雕藝術家,創業者。

喫得起苦,也很能沉得下去,

有匠人的那種精氣神。

他認爲熱愛是一種能力。

能否持續去熱愛,決定了你在開拓的路上,

能承受多少痛苦。

對每一件作品,他都傾注了極大心血。

他認定自己註定無法隨波逐流。

唯一能做的,就是去享受孤獨,

去偏執、努力地完成一件件完美的作品。


劉新徵


攝影師,精釀啤酒品牌主理人

對喜歡的事物不斷鑽研,勇於開拓,

是劉新徵一直強調的“存在”價值,

也可以理解爲“主觀能動性”。

他不拒絕任何可能,每一次身份的轉變,

都是“不斷融入、吸收、學習新的東西,

然後產出更多”的過程。

有了新的想法,就大膽開始,大膽收場,

做有價值的存在,做獨一無二的味道。

“存在”是一種意願。

有人對“存在”沒有足夠的慾望,

有人卻因對“存在”的執着,

成就了不同領域的開拓。

與開拓者們進行的對話,

是對創業的覆盤,也是小型調研報告。

張晴希望以20年新聞特寫記者的敏感度,

給到更多年輕創業者,

關於開拓精神的一點啓迪。

在開拓者的世界裏,

有好奇,有熱愛,更有關於存在的追尋。

這些特質,讓他們區別於一般的人。

這些特質,也與雪佛蘭開拓者不謀而合。

更勁,更強,更大,

讓開拓一往無前。

人生下一回合,繼續大步開拓吧!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