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憑藉《少年的你》獲得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獎,易烊千璽也憑該電影獲得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

如此看來,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

1.苦澀的花季

女主陳唸的青春是苦澀的。

媽媽爲了躲債常常不在家。她習慣了自己照顧自己;習慣了爲躲債主,整天拉着窗簾;遇到債主上門討債,她立刻關掉檯燈躲在角落裏,默不作聲。

她少有家庭的關愛,努力學習,無視學習以外的一切,只想考上北大,開始新生活。

同學的輕生,擾亂了她青春裏最後的平靜。

她遭遇了校園暴力。

僅僅是因爲,她給遭遇校園暴力,選擇輕生的同學,蓋了一件校服。

骨子裏的善良和勇敢,讓她給輕生的同學留下最後的尊嚴。

她也因此遭受了,或明或暗的報復。

可是,想考北大的夢想主導了她,不想惹事。於是,她選擇了忍耐和沉默。

但無底線的忍耐只能助長惡人的威風,這一點她很快就明白了。

她去向老師和警察求助,但也僅僅是因爲,不想讓學習以外的事情影響自己。

說到底她還是不想管與自己無關的事,她以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當陳念發現,老師和警察並沒有如她所想的那樣,很快解決這件事時,她退縮了,再一次選擇能忍則忍。她堅信,只要高考結束,一切就都好了。

她被禁錮在一個:爲了所謂的夢想,忍辱負重,內心又極度反抗惡行的怪圈。

事實證明,一味的退讓、忍耐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事情會在沒有任何阻擋的情況下,順勢而行。就像水流,不會因爲,你是水流下的一塊金子而繞你流淌。除非你與衆石一起把水流阻擋。

2.人性的光輝

在迷茫的青春裏,總會有光。

陳念在苦澀的青春裏,收穫了一場美好的愛情。

劉小北,一個十足的小混混。但與陳念有着相似的命運。他們都缺少關愛,過早地嚐到了人世冷暖。

陳念是劉小北昏暗心靈裏的一束光,劉小北是陳念可依靠的肩膀。

他們在一起的日子,是整個青春裏最溫暖的時光,是迷茫青春裏最堅定的抉擇。

劉小北每天保護陳念上學、放學、陪陳念晚讀。

陳念在書上寫的那句:我們生活在陰溝,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點燃了劉小北過早枯澀的心靈。

劉小北說陳念,太單純了。但在他動容的眼光裏,又何嘗不飽含對美好生活單純的嚮往呢。

當陳念問劉小北滿身的傷痕是不是很疼時,劉小北感動落淚,在沒有關愛的人生裏,這句話就是整個天堂。

劉小北問陳念:“讀書有什麼用?”陳念說:“我要保護世界。”劉小北深情地說:“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兩顆心如此貼近,是因爲他們有同樣的:善良、勇敢、純真、需要依靠。

如果說劉小北在頑劣的外表下,有着光輝的人性,誰也不會反對。

當得知陳念過失殺人後,劉小北決定替她頂罪。

當初,陳念救過被羣毆的劉小北;如今,劉小北也要救她一命。

不懂法律的兩個少年,在“只要能逃出一個就行”的信念裏,都想放棄自己,把活着的希望留給對方。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男孩和妹妹相依爲命,父母早逝。

一次妹妹生病需要輸血,可是他們沒錢輸血,男孩的血型與妹妹匹配,醫生問男孩有沒有勇氣給妹妹輸血。

10歲的男孩經過一番思考同意輸血。男孩全程微笑地看着妹妹。

輸血後,男孩問醫生:“我還能活多久?”

醫生驚訝又感動,原來男孩以爲輸血就會死。醫生告訴男孩:“你很健康,不會死,能活到100歲。”

男孩在自己幼小的認知裏,把生的希望給了妹妹。

男孩和妹妹血脈相連。但劉小北與陳念毫無瓜葛。

劉小北說喜歡陳念,誰能只因爲喜歡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呢?

還不如說,劉小北把他和陳念看成了一體。在陳念身上,劉小北看到了希望,走向陽光的希望,他寧可犧牲自己,也要讓陳唸完成夢想。

他單純地以爲,只要自己代陳念認罪,陳念就會離開這裏,開始美好的人生。

劉小北以爲這是愛。但我認爲,這是高尚的人格。

誰的青春不迷茫?誰的人生都平坦?我們都在崎嶇艱難的人生中,踏實地、努力地前行。

3.靈魂的救贖

但所有的一切,終究是兩個少年的遐想。

法律是嚴肅的,怎麼能允許被褻瀆?

鄭易警官的出現,是他們這場青春的救贖者。

由於劉小北的認罪,陳念順利參加了高考,並以632的高分,遠超理想大學的分數線。

但她沒有想像的喜悅,因爲再高的分數也救贖不了她的內心。

當鄭警官帶着陳念探視穿着囚衣的劉小北時,四目相對,無言淚千行。

最終陳念認罪,因過失殺人被判4年。

多年後,陳念做了老師。每天放學路上,她都護送着,像極了她小時候的學生,劉小北依然如故地保持安全距離護送陳念。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多麼動人的誓言。

這是一場特殊的青春歷程。有迷茫、有刻骨銘心、有心靈洗禮。

一切都是時光留下的財富。

4.寫在最後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就像影片中,陳念高考作文結尾寫的那樣:“即使你成了平庸的大人,我們也都值得活下去”。

人生是從歲月裏借來的一段光陰,時間流淌過去,人生就會被鐫刻成一個模樣。不需要完美,獨特纔是最寶貴的。

經歷過,努力過,青春無悔,人生也無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