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看,比亚迪IGBT项目在长沙开工建设,又一“卡脖子”技术落地,建设年产25万片8英寸新能源汽车电子芯片生产线,实现在长沙“大满贯式”布局。今年前5月,即使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复杂,长沙产业链建设保持定力,稳住信心,在危机中寻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伍玲

庚子年春的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就像惊蛰前的一场冻雨,寒风刺骨,让人闭门不出,但终究抵不住浓浓的春意款款而来。

2月15日,长沙首日出现零新增,疫情控制首次出现积极信号,市民奔走相告。

长沙经济发展、市民生活逐渐恢复如初。

3月9日,长沙部署动员开展“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竞赛活动。号令正式吹响,全市是个大战场,人人都是主力军。

4月10日,长沙“招商男神团”先后造访广州、珠海、东莞、深圳,走访企业,考察招商。

一家家工业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一个个重点项目加速开工复建,一个个产业项目安家长沙。

在它们的拉动下,长沙经济重启和复苏步伐更快更稳,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工作更加深入。

不信?

你看,在总投资320亿元的惠科项目建设现场,近4600名建筑工人、500余台机械设备日夜奋战,上演速度与激情。

你看,在三一18号厂房,近100台智能机器人运行,整体效率提升30%,“灯塔工厂”取得阶段性成果,三一正由局部智能迈向全面智能。

你看,湘江鲲鹏首台服务器在长沙下线,首条产线正式进入投产运行后,预计三年产服务器50万台,实现产值100亿元。

你看,汽车产业遭遇行业低谷,广汽菲克采取“一体化”运营后,323台国产Jeep首次出口菲律宾。

你看,比亚迪IGBT项目在长沙开工建设,又一“卡脖子”技术落地,建设年产25万片8英寸新能源汽车电子芯片生产线,实现在长沙“大满贯式”布局。

……

短短几个月,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长板更长,移动互联网、软件产业、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后劲更足,蓬勃发展,产业链生态逐步完善,长沙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合理。

2019年,全市22条产业链共引进计划投资过亿元项目202个,计划总投资2135.5亿元,其中,新引进计划投资过100亿元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860亿元。

今年前5月,即使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复杂,长沙产业链建设保持定力,稳住信心,在危机中寻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一季度,全市共引进投资额2亿元以上产业链重大项目20个,比去年同期多9个;计划总投资343.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300.6亿元,其中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计划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2个。

面对这场特殊的大考,长沙又一次用智慧和勇气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又一次展现了这个城市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活力。

我们相信,阴霾散去之时,阳光普照大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