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五是女媧娘娘的誕辰,所以丞相商容給紂王上奏摺,讓他到女媧宮進香。

紂王聽後說了一句話,“女媧有何功德,朕輕萬乘而往降香?”

紂王覺得自己是萬乘之尊,更沒有把女媧放在眼裏。由此可以看出紂王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

之後,因爲看到女媧聖像的絕世之姿,紂王題詩一首褻瀆了她。

也正是這一首詩拉開了商朝滅亡的序幕,女媧派出軒轅墳三妖去迷惑紂王。

在妲己沒有進宮之前,紂王雖然剛愎自用,但還能聽從大臣們的意見。商容讓他到女媧宮進香就是一個例子。

但是在妲己進宮之後,紂王便沉溺在酒色之中無法自拔。

當時,此時的紂王雖然沉溺酒色,但依舊沒做什麼惡事,無非經常的不上朝。

紂王不上朝對於上朝鐵桶一般的江山其實影響是很小的,無非是大臣們對他不滿意。而且朝中還有比干、黃飛虎、商容等一幫老臣在。

甚至紂王都說過一句話,“朝廷百事,俱有首相與朕代勞,自是可行,何嘗有壅滯之理。縱朕臨軒,亦不過垂拱而已,又何必嘵嘵於口舌哉。”

因此,紂王上朝與否,包括他沉迷酒色,都不是商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商朝最主要的滅亡原因,便是妲己迷惑紂王誅殺朝中大臣。

而妲己從一開始來到宮中,她並沒有殺人的心思,也沒有要紂王誅殺大臣的想法,因爲女媧娘娘在派她進宮之前,跟她說過,不可殘害衆生。妲己也算是在忠實執行女媧的命令。

此時妲己不想害人,但有人想要害她。

首先姜皇后已經數次訓斥妲己迷惑紂王,還要以中宮之法處置她。

接着是雲中子到朝歌給紂王進獻了一把松木劍除妖。而妲己正是被松木劍的劍氣所傷,差一點兒就煙消雲散。

因爲紂王心疼妲己,焚燒了木劍。雲中子沒能殺死妲己,便在太師杜元銑的照牆上題詩一首,“妖氛穢亂宮廷,聖德播揚西土。要知血染朝歌,戊午歲中甲子。”

雲中子走了,但杜元銑開始給紂王上奏,說宮中有妖。

至此,無奈之下的妲己爲了自保,開始了血腥的殺戮,一個個對商朝忠心的大臣死在她的手上。

封神演義裏,並沒有直接描述雲中子是闡教弟子,但他與闡教的關係很親近。當時在絕龍嶺殺太師聞仲,便是雲中子奉了元始天尊的命令煉製了通天神火柱。

所以,在逼迫妲己這件事上,雲中子必然是奉命而來,他的本意其實並不是想要殺死妲己,而是讓她產生危機感,然後殺人。

堡壘一般都是從內部開始崩裂。商朝如果太強,西岐永遠不可能得到江山,元始天尊也無法完成封神。

當妲己爲了自保開始殺人,商朝便從內部開始亂了起來,西岐纔有機會渾水摸魚。

而這便是元始天尊覆滅商朝的計劃。

商朝覆滅,只是元始天尊封神大業中的一個小目標,另外的一個大目標,便是覆滅截教。

試想,如果僅僅是商周大戰,根本不會對截教產生什麼影響。

所以,元始天尊必須要把闡教弟子拉入商周大戰的泥潭。

而申公豹在此時便出現了,他到處去拉攏截教弟子下山。

封神演義原文便有描述:元始天尊豈不知道要此人收聚“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故假此難他,恐他又起波瀾耳。

元始天尊覆滅商朝與截教,有兩個重要人物,一是逼迫妲己爲了自保而殺人。二是故意爲難申公豹讓他心生怨恨,然後到處拉攏截教弟子與姜子牙做對。

看到這裏,忽然間會發現,姜子牙在商周大戰與封神大戰之中擔任的角色,其實有些尷尬,在小說裏處處說姜子牙怎麼用兵如神,可商周大戰基本就是神仙大戰,姜子牙那點微末道行根本派不上用場,這就顯得姜子牙這個人物很雞肋,只是一個貫穿小說全文的人物角色,根本算不上是第一主角。假如要說封神演義的第一男主角的話,應該是紂王。

小劉侃封神,請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