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很多不成才,甚至可以用無能來形容的皇室和王室成員,他們的不成才可以體現在不學無術、沉迷酒色、囂張暴戾等等,更嚴重的是有些皇室或王室成員公然起兵造反,打算把皇位或王位搶過來自己坐,這些可以稱爲無能了。

在中國歷史上,起兵造反的無能皇室或王室成員多得是,但是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歷史人物不是中國的,而是歐洲的,歐洲歷史也出現過很無能的皇室或王室成員,現在要介紹的這位是歐洲最無能的太子,他叫阿列克謝·彼得·羅曼諾夫(以下簡稱“阿列克謝”)。

單看阿列克謝的名字,就知道他是俄羅斯歷史最後一個朝代羅曼諾夫王朝的皇室成員,他的父親正是俄羅斯歷史最偉大的君主之一彼得一世,後世尊稱“彼得大帝”。

阿列克謝生於公元1690年,是彼得大帝的長子,那一年彼得大帝只有18歲,但是已經繼承沙皇之位且掌握實權,雄心勃勃的彼得大帝決心要把自己封閉落後的小國改造成繁榮富強的大國。

因此,彼得大帝勤於政事且經常出國考察,不僅跟王后的感情變淡,對兒子阿列克謝的教育也疏忽了,導致阿列克謝從小就對父親沒有好感和感情。

彼得大帝對俄羅斯歷史的貢獻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他經過學習西方並實行改革,確實把俄羅斯改造成富強國家。公元1721年,俄羅斯打敗瑞典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之後,彼得大帝改稱皇帝,俄羅斯變成俄羅斯帝國,躋身西方列強。

(注:沙皇跟國王同等級,俄羅斯沙皇即俄羅斯國王,彼得大帝稱皇帝之後,俄羅斯國王變成俄羅斯皇帝。)

阿列克謝10歲那年,也就是公元1700年,彼得大帝封他爲太子,確立爲王位繼承人,要他學習先進的西方教育,但是阿列克謝從小被身邊腐朽保守的大臣影響,對彼得大帝的西方改革和教育極其抗拒。幾年下來,阿列克謝什麼先進西方教育都學不到,反而跟父親彼得大帝關係更加惡劣。

彼得大帝對長子兼太子阿列克謝極其絕望,開始考慮廢掉他的太子之位,從另外幾個兒子中改立太子,但是由於彼得大帝一直忙於勤奮治國,這件事就一拖再拖,但卻給了阿列克謝立下起兵造反的決心。

公元1716年,彼得大帝出國考察期間,太子阿列克謝在蓄謀已久之下,依靠親信軍隊起兵造反,聲稱奪取彼得大帝的王位。彼得大帝得知情況後,立刻回國鎮壓造反。由於彼得大帝的威望很高且很得民心,又有很多文臣武將追隨,反觀阿列克謝不學無術且被視爲逆賊,所以他的造反很快被彼得大帝鎮壓下去並被生擒。

同年,彼得大帝力排衆議,狠下心來處死了年僅26歲的長子兼太子阿列克謝。就這樣,歐洲歷史最無能的太子阿列克謝退出歷史舞臺。

幾年後,彼得大帝就打敗了瑞典並稱皇帝,成爲俄羅斯帝國開國皇帝,他本人因爲顯赫的文治武功和偉大的歷史貢獻,被尊稱彼得大帝。彼得大帝一生唯一的黑點,就是有個無能太子。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直到公元1725年彼得大帝駕崩,他都沒有再立太子,繼承他皇帝之位的是他第二個妻子,即女皇帝葉卡捷琳娜一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