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海報新聞泰安6月2日訊(通訊員 孫濱)疫情期間,全國人民齊心協力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自我隔離在家長達數月之久,爲防止全國疫情的蔓延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現在,隨着疫情防控形勢的積極向好,大家逐漸邁出家門,親朋好友隔三差五一起聚聚、過過嘴癮,很多餐廳不僅迎來了消費小高潮,疫情之後如何防止消化道疾病,泰安市中心醫院消化內二科副主任醫師、博士陳萍給大家開出抗病“處方”。

“長期休息在家,打亂了原有的生活節奏,很多人會有熬夜晚起、一日三餐不規律、借酒消愁、運動量減少、因擔心疫情而過度焦慮……”陳萍醫生說,“這些情況都會導致我們的機體功能的紊亂,其中很多人就表現爲消化系統功能的紊亂,比如食慾下降、腹脹不適、便祕等等。”據陳萍醫生說,現在隨着我們熟悉的外賣小哥的重新活躍,很多人因爲暴飲暴食、大量飲酒、高脂餐等等又會引發一系列的消化道的問題,因此消化內科門診的就診量一直居高不下。在此,爲了您和家人的健康,陳萍醫生建議大家儘量居家進餐,儘量避免外出聚餐以及訂外賣,此外還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幾點:

進餐要有規律,要定時定量

這是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的根本,它有助於胃腸道規律地工作和休息,使胃腸道的功能保持在較爲良好的狀態,增加食物的吸收利用度。這是維持胃腸道健康狀態的根本所在。而過飢或過飽等情況會引發消化性潰瘍、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發生。

三餐有別,早喫好,午喫飽,晚適量

很多上班族通常的習慣是匆忙的早餐、盒飯的中餐和豐盛的晚餐,長此以往會導致糖脂代謝的紊亂,而高脂血症會導致脂肪肝、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發生。

合理飲食結構

每天我們攝入的食物要品種豐富,包括穀物、蔬菜、水果、肉蛋奶等,避免偏食,避免辛辣、涼等刺激的食物,避免大量飲酒。這樣在給我們機體提供優質能量的同時也使我們的胃腸道避免受到刺激的因素,否則容易引發相應的疾病,比如急慢性胃炎、膽囊炎等。

要注意飲食衛生安全

外出就餐時去衛生條件達標的餐館,到郊外遊玩時候要注意不要喝生水,不要去採摘野果食用,喫食物前要洗手。外出旅遊,購買食品時要注意看清食品的生產日期,以避免買到過期食品,更不能買三無產品。

適當運動,保持心情舒暢

適當運動和心情舒暢可以增強食慾,增強胃腸的消化功能,增強我們的免疫力。如有焦慮的情緒及時與家人朋友多多交流溝通,如果仍不能緩解,就需要到醫院心理諮詢科就診,把身心都調整到健康狀態。陳萍醫生叮囑大家:“說易行難,要持之以恆更難,爲了您和家人身體的健康,就需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和家人,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專家介紹

陳萍,泰安市中心醫院消化內二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兼職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腫瘤無創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生命關懷協會腫瘤無創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微循環學會轉化醫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山東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抗癌協會腫瘤內鏡學分會委員、山東省醫學會消化病分會肝膽疾病學組成員等。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消化內科臨牀及科研工作,期間分別師從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魏良洲教授、山東大學省立醫院許洪偉教授攻讀碩士及博士研究生。目前熟練掌握消化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救治、胃鏡、腸鏡檢查,擅長單人腸鏡、超聲內鏡診斷,可熟練進行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診胃鏡檢查與止血治療、內鏡下胃腸息肉電凝電切術、內鏡下胃腸道異物取出術、消化道早癌及粘膜下病變的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內鏡下粘膜下剝離術(ESD)等,近期對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術(EUS-FNA)正進行熟練學習中。工作至今共主持泰安市科技發展計劃2項,參與課題3項;獲泰安市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山東省保健科技協會二等獎1項、泰山醫學院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10餘篇,其中SCI期刊論文4篇,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2篇。曾被授予優秀帶教老師及2次記“三等功”,科研教育先進個人,山東省援疆工作先進個人、優秀援疆醫生、優秀援疆人才等稱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