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至今,一個數據爲人津津樂道:2016年3月,我省共選派35名醫療人才,“組團式”支援新疆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醫院,成爲全國選派人數最多、也是唯一對口支援兵團醫院的省份。2016年以來,我省先後選派了3批共110名“組團式”援藏教師對口支援拉薩那曲高級中學。

浙江援藏教師在拉薩那曲高級中學開展“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

浙江新聞客戶端訊 “浙江新一批醫療專家組團來支援我們啦!”日前,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醫院,當地醫生用鮮花和掌聲熱情地迎接來自千里之外的“親人”。

往事歷歷在目。2016年3月,我省派出15名醫療人才“組團式”支援這家醫院,兩地醫生從此結下了深厚友誼。

“組團式”支援是對口幫扶受援地區的重要方式。1995年以來,我省先後與西藏、新疆、青海、四川、貴州、吉林、湖北、重慶等8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立了對口支援合作和東西部扶貧協作關係,並與寧夏建立了對口合作關係。截至目前,我省共向受援地區選派援派時間一年以上的幹部人才5400餘名。

從2015年中央作出相關部署以來,我省更以“勇立潮頭”的姿態推進“組團式”支援工作。醫療人才“組團”,教育人才“組團”,農牧、人大、審計、國資等專業人才“小組團”……在決勝全面小康的征程上,“千里傳情”的動人故事廣爲流傳。

浙江援藏農牧組團組織那曲企業參加農業博覽會,幫助牧民叫賣那曲鮮犛牛肉。

一把手術刀的新角色

至今,一個數據爲人津津樂道:2016年3月,我省共選派35名醫療人才,“組團式”支援新疆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醫院,成爲全國選派人數最多、也是唯一對口支援兵團醫院的省份。

時光輪轉,真情依舊。目前,這兩家醫院由我省13家省級三甲醫院“組團式”支援。

數字的背後,是浙江人的責任擔當,也是當地老百姓對更優質醫療服務的深深期盼。

阿克蘇地區拜什艾日克鎮的農民阿依古力就是受益者。今年30歲的阿依古力,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但昂貴的治療費讓他只能忍受病痛。去年4月,在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來自浙江的心胸外科專家帶領當地醫療團隊順利爲他完成了修補術。

“我們的醫院‘亞克西’,浙江的醫生‘亞克西’!”對阿依古力來說,既在家門口接受了治療,又節省了至少5萬元費用。而對醫院來說,這意味着心胸外科醫療技術又有新突破,更多患者將享受這一利好。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省實施精準“師帶徒”人才培養,越來越多的當地醫生擁有“絕活”。眼下,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顧勇已經能夠獨立完成兒童無管化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成爲醫院在腎結石微創診療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我已經做了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35例,並在國內期刊發表3篇相關論文。沒有敬業而專業的浙江導師,這些都不可能完成。”顧勇說。

不僅如此,在我省專家推動下,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還組建重症急性胰腺炎多學科診療團隊,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能力與水平顯著提升。數據顯示,2016年我省開展“組團式”醫療支援以來,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三、四級手術佔比由21.6%上升至42.1%,兵團第一師醫院三級和四級手術分別增長132%和104%。

而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地區,我省“組團式”醫療支援同樣給力。2016年5月,貴州省黔東南州臺江縣人民醫院掛牌成爲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臺江分院。3年多來,臺江分院醫療設施設備、醫療服務能力、醫生人才隊伍培養等均得到全面提升,2019年,醫院門診病人量12.37萬人次,比2015年增長111.5%;手術病人量2500例次,比2015年增長158.1%。

浙江援疆醫生開展送醫下鄉。

一本教科書的新使命

在臺江縣民族中學,有一位“杭州來的校長”,贏得當地政府和百姓廣泛讚譽。他就是64歲的陳立羣。

2016年8月,從杭州學軍中學校長位子上退休的陳立羣,毅然來到千里之外的苗山深處,任臺江縣民族中學校長。他注重提升學校管理制度化、規範化水平,強化德育和教職工隊伍建設,優化學習生活環境,學校本科上線率從2017年的29.82%上升到2018年的50.63%;2019年,全校885名學生參加高考,有561人考取了本科。“我從不後悔自己的選擇。”陳立羣說。

有着一腔真情的,遠不止陳立羣一人。截至目前,有杭州市、浙江大學等85家單位的160名優秀校長、優秀教師“組團式”到臺江支教。

在此基礎上,杭州市通過選派專業技術人才、加強支教老師生活保障、“銀齡計劃”引進退休專家等路徑,加強對各幫扶縣市的人才支持力度,形成了以臺江模式爲基礎,立足各縣市教育需求,結合幫扶區縣優勢的“組團式”教育幫扶新模式。截至目前,黔東南州共有343所學校與杭州市中小學、幼兒園建立結對幫扶關係,臺江、雷山、從江等縣引進杭州優秀校長擔任本土學校校長。

脫貧攻堅路上,“扶智”是應有之義。而這,也成爲我省“組團式”支援的一項重要使命。

2016年以來,我省先後選派了3批共110名“組團式”援藏教師對口支援拉薩那曲高級中學。其中,就有杭州蕭山區第六高級中學教師王德偉。當年8月,他帶領我省首批“組團式”教育人才,從理念、行動、課堂、管理四方面入手,效果立竿見影:2017年學校高考上線率達到99%。4年間,那曲高級中學高考上線率逐年提升,去年實現高考上線率100%、重點率20%、本科率70%,取得歷史性突破。

同樣是2016年,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第一中學由杭州市選派9名教師實施“組團式”支援,並全面負責該校“杭州班”的教學和管理。2019屆杭州班,班級平均分超中考錄取分數線近150分,打響了教育援青品牌。

第十批援疆工作中,我省確定阿瓦提縣魯迅小學、烏什縣第二中學、拜城縣第四高級中學和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作爲新一批教育人才“組團式”援疆工作試點學校,共選派教師48名。

浙江援疆醫生在幫帶本地醫療人才。

一條產業鏈的新希望

色瓦綿羊,是藏北獨有的生活在海拔超過4800米高原的綿羊品種。其肉奶製品在保障牧民生活、促進牧民增收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而今,在那曲市,一個全新的色瓦綿羊基地,承載起當地人“過上更好日子”的希冀。日前,我省援藏農牧小組負責人專門到當地,交流了色瓦綿羊生物特性、產業規模、肉奶初加工、品牌建設、合作社運營等情況,並提出優化養殖和拓展市場營銷等打造色瓦綿羊品牌的方案。

這是我省“小組團”援藏模式的一個縮影。第九批援藏工作中,我省組建了農牧、人大、審計、國資等4個專業人才“小組團”,開展精準化支援。

穩步推進那曲浙江農業精準扶貧示範基地暨百畝連棟大棚建設,預計今年7月可產出新鮮蔬菜;加大對本地特色農牧產品尤其是娘亞犛牛、藏香豬、藏藥材等產業開發,積極培育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和公共區域品牌;積極推廣“公司+合作社+牧戶”經營模式,帶動羣衆脫貧致富……當前,“小組團”援藏在理念創新、產業開發、智力建設、品牌打造等方面精準發力,成效明顯。

銷售額220餘萬元,簽訂協議金額1500餘萬元,這是我省組織那曲農牧企業參加2019年浙江農業博覽會的成績單。在對口支援過程中,我省促成那曲市政府與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簽訂了農業農村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着力打造一批標誌性、示範性、引領性的農業農村精品項目。現今,我省正協助那曲市申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借鑑浙江省“千萬工程”經驗,謀劃那曲牧區人居環境整治示範等。

此外,我省還通過“小組團”模式,積極助力那曲市高質量開展人大工作,提升國企管理水平和審計效能。

當歷史的車輪駛入2020年,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衝鋒號已然吹響。我省將進一步加大“組團式”對口支援工作的使命感,以助力決勝全面小康的實際成效,爲建設“重要窗口”作出更大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