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家长从很小就给孩子熬骨头汤,觉得这样可以补钙,让孩子的骨头发育更硬朗,走路早、长高个,殊不知,骨头中的钙质都是固化的,极少可以溶解在汤里,而油脂在长时间熬煮后会析出,所以骨头汤上一般飘着一层油花,但营养价值不高,吃辅食的宝宝脾胃功能很弱,根本消化不了油脂的骨头汤,只会积食、伤脾胃。尝过母乳的都知道,寡淡如水,但是宝宝却喝得“津津有味”,实际上,宝宝的味蕾还没发育完善,从母乳过渡到辅食,吃得应该尽量清淡,很多宝妈觉得辅食没味道,喜欢给孩子加调味品,不仅破坏了孩子的味觉发育,让孩子变得“口味重”,还会摄入较多的钠,给肾脏和脾胃增加负担。

上周末我在值班,突然一位宝妈抱着孩子跑进来,着急的连鞋子都没穿好,怀里的孩子还不到1岁,处于半昏迷状态,高烧不退。后来经过一番“忙活”,给孩子做了详细的检查,发现是肠坏死。

因为孩子正处于辅食阶段,根据经验判断,孩子的毛病跟家长的喂养脱不了关系,于是我们让宝妈把最近孩子吃的辅食种类、量都仔仔细细的介绍一遍,原来,孩子出生的时候体重就偏轻,家里一直担心她缺营养,从4个月就开始给孩子添加辅食,有营养的米糊米粉,还熬骨头汤、鱼汤,果汁、蜂蜜更是换着花样都让孩子接触了个遍。

有了各种美味的辅食,孩子就不太喜欢吃奶粉了,孩子的奶奶觉得浪费,就把奶粉压制成了奶片,哄着宝宝吃完,可谁知道,本身辅食吃得就不对,让孩子的脾胃十分虚弱,又吃了这种自己加工的“奶片”,孩子的肠胃根本消化不了,这才遭了罪。

宝宝未满1周岁就肠坏死,儿科医生:3种辅食少给娃吃,别大意!

1、骨头汤能补钙?

很多家长从很小就给孩子熬骨头汤,觉得这样可以补钙,让孩子的骨头发育更硬朗,走路早、长高个,殊不知,骨头中的钙质都是固化的,极少可以溶解在汤里,而油脂在长时间熬煮后会析出,所以骨头汤上一般飘着一层油花,但营养价值不高,吃辅食的宝宝脾胃功能很弱,根本消化不了油脂的骨头汤,只会积食、伤脾胃。

2、果汁酸甜有营养?

水果中富含各种维生素以及其它营养,是宝宝身体发育必不可少的,所以辅食期适当添加水果也很必要,但是很多家长选择鲜榨果汁的方式,比起水果和果泥,损失了较多的纤维素等营养成分,还会让糖分聚集,导致宝宝喝果汁就像喝一杯糖水,不利于脾脏运化和牙齿的萌发,耽误身体发育。

3、辅食没味加点调味品?

尝过母乳的都知道,寡淡如水,但是宝宝却喝得“津津有味”,实际上,宝宝的味蕾还没发育完善,从母乳过渡到辅食,吃得应该尽量清淡,很多宝妈觉得辅食没味道,喜欢给孩子加调味品,不仅破坏了孩子的味觉发育,让孩子变得“口味重”,还会摄入较多的钠,给肾脏和脾胃增加负担。

提醒:孩子3岁前的辅食期,要格外注意养脾胃, 家长做到下面2点:

1、选择脾胃“喜欢”的食物

不管是吃辅食,还是以后的饮食,都要以温热为主,清淡好消化,保护孩子的脾胃,你会发现将来孩子会非常好带。如果遇到积食的情况,可以给孩子喝点焦胗棘,帮孩子清理积食,养好脾胃,孩子食欲也比较好。

2、果汁改成“泥”:可以改变一下,把果汁换成果泥,这样水分小一点,不会耽误孩子的正餐,影响孩子食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