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萨克雷曾经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也印证了从小培养起来的好习惯将会使我们一生受用!

良好的习惯会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帮助孩子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并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伴随孩子的一生!那么,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以及该何时培养孩子的何种好习惯呢?

一、2-4岁的孩子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也是孩子人生初期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方面的习惯。

这个时期,我们要教育孩子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睡觉时不能趴着,要有正确的睡姿。

吃饭的时候,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不打闹,并且细嚼慢咽,不能浪费食物。

早晨晚上要认真刷牙,防止产生蛀牙,饭前便后要记得洗手等。

二、5-6岁的孩子要养成良好的道德文明习惯

道德文明虽然是一种外在行为,但是它却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了个人的人格魅力!

只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孩子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长大后也能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责任感,成长为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三、7-8岁的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家长将孩子的成绩不好归咎于孩子的脑子笨,其实不然,这都是因为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有家长们经常反应孩子放学回家后做作业要做很长时间,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的家长会心疼孩子,担心孩子完不成作业第二天会被老师批评,便会帮孩子一起做作业!

这会养成一种对孩子依赖的心理,一开始总是会拖拖拉拉,以为最后的妈妈一定会帮自己完成作业,不要动自己的脑筋!而边做作业边玩,这样积少成多,孩子们不但会越来越拖沓,结果也会越来越糟!

从现在起,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道德文明习惯和学习习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