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会了简单的颜色的表述,在看看东北话是如何形容人的长相滴。有的小伙伴问了,这东北话形容颜色咋都不是ABAB的格式呢。

跟东北人在一起,可能当事人只是在正常叙事,但没听两句,你就笑趴下了。

视频截图

为啥呢?

东北话擅用丰富的动词、拟声词、形容词。

跟东北人唠嗑感觉像是在听单口相声。

东北的语言,太激情、太丰富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娃,有三样东西让小编特别引以为傲——东北菜儿、东北嗑儿、东北澡堂子。

东北人的说话方式别具一格,东北嗑儿讲出来的话都自带喜感,它总让人觉得特别痛快,七吃咔嚓,得劲儿!

面对本网陆陆续续已发过围绕东北话的选题(《东北话里的“整”字到底有多野?》、《词前加个“大”,一秒学会东北话》),貌似留给小编发挥的空间已经不多了。

今天小编就用东北嗑儿,跟大伙儿唠唠东北人如何运用形容词。

东北人热衷于用叠词表达自己的感受

常见的词型包括:ABAB、AABB……

首先,小编先为大伙儿举例说明:

(再次请原谅小编东北话口语十级,但不能用汉字准确表现)

“得得瑟瑟”:这个词画面感非常强,可以形容显摆、得意、臭美,作秀等(“得”发“dè”)例:小品《小崔说事》例,白云嘲笑黑土(此处暴露小编年龄了):“就你好,那天还得得瑟瑟的跑到精神病院去做演讲去了。”

第二个意思:冷得发抖。(“得”发“de”)例:外面老冷了,你得得瑟瑟地,跑出去嘎哈,冻得得得瑟瑟的。

“嘶嘶哈哈”:形容天气很冷的时候,冻得人呵气吹手取暖的样子。例:这外面老冷了,冻得我嘶嘶哈哈的。

“风风张张”:急躁,不稳重,形容着急的样子。例:你风风张张地要去哪啊?意思是说别人这么着急要去干嘛?

“鼓鼓秋秋”:鼓捣,摆弄东西。例:你们俩不好好听课,在下面鼓鼓秋秋的,能学到什么?

“假假咕咕”:通常用来形容人不实在。例:给你你就拿着,别假假咕咕的。

“咋咋呼呼”:形容人不稳重,说话声音大、动作幅度大等。

“舞舞喳喳”:形容过度招摇,不稳重,招人烦。例:你看这人咋咋呼呼的,烦不烦?

“挤挤插插”:形容人多,前者也可以表示房间不宽敞。例:店里面人那么多,挤挤插插的,你就别进去了。

“吭吭哧哧”:用来形容说话吃力,吞吞吐吐的样子。也可以说人做事慢。例:你有话快点说,别在那吭吭哧哧的。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武武玄玄、抠抠搜艘、么么叽叽、窝窝囊囊、唧唧歪歪、笔笔划划......

东北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热情豪放的东北人,也许这些词语在别地的人看来有些难以理解,但它反映了东北的文化及特点。

这些词语配上标准的东北口音和“大嗓门”立即有种形象的画面感。即便你不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根据词语本身及说话人的语气和表情也能猜出大概。

小编就曾被台湾友人指出:“你说的中文我听不懂哎,但是我看你的肢体语言也能猜出来大概意思。”

以上这种高深的形容词需要身边有东北人家教或者东北的环境才能牢记,小编教大伙点简单的。

东北小伙儿和老妹儿

如何来形容各种色(shǎi)儿

在东北,还有一种最恶(ne)的说法:颜色加上“了吧唧”或者“不拉几”的后缀。

这些词儿您学会了吗?

有的小伙伴问了,这东北话形容颜色咋都不是ABAB的格式呢?有!必须有!搁这儿呢——通红通红、焦黄焦黄、确黑确黑、煞白煞白,瓦蓝瓦蓝、漂白漂白,悟出来了么?就这么简单好学

学会了简单的颜色的表述,在看看东北话是如何形容人的长相滴!

东北话如此博大精深,连身为土生土长东北人儿的小编有时候都听不懂,咱东北人“夸人”(表扬人)的的时候也是这么有才,霸气。

脸:

大饼子脸:大饼子脸就是一张大脸被乎平,基本上没什么轮廓,就是一个圆,五官不够立体,就是一个平面。

鞋拔子脸:鞋拔子脸就是脸很长,同时有点地包天,这种脸型的人棱角分明,下巴突出,留上小胡子就会很沧桑。

猪腰子脸:请参照本山大叔。

眼睛:

小眼吧唧:形容眼睛小,吧唧的意思请参考“了吧唧”。

小眯缝眼:说不清楚到底是眼睛小,还是近视眼瞅不清楚!

大翻楞眼:此人眼大,且呆。

嘴:

大嘴叉子:一是形容嘴大,再是形容一个人太能说了。

小揪揪嘴:就是嘟嘴,每天总在那撅着,你卖啥萌?

棉裤裆嘴:别跟他们讲什么秘密,不然第二天,全世界都知道了!为啥?因为棉裤裆,兜不住

东北人自造的“四字成语”形容词画面感强烈

东北人豪爽、风趣、幽默的性格的形成与从小就说东北方言是密不可分的,这种特点也促使了东北话的词汇普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发现了么?东北话有许多四字词,非常的生动形象,有很多词在东北人嘴里使用频率极高,小编在此简单盘点一下。

形容味道、口感:

酸激溜的、甜了巴索、苦了吧唧、辣得蒿的、腥了蒿的、水了八叉、白不次列、闹不登的、乌个突的、干巴啦瞎、稀了光趟、粘个抓的、糊了巴啃、筋头八恼、舔嘴八舌

形容人物特点:

傻了吧唧,死个丁呆、唬个超的、二的喝的、鼻涕啦瞎、埋了八汰、柯了八趁、五迷三道、花哩胡哨、笨笨柯柯、洋了二症、毛了三光、乐么滋的、五了豪疯、直不愣腾、神个刀的、得了八搜、虚头巴脑、坑吃鳖肚、长毛打仨、烦银八啦、吓人捣怪、胡诌八扯、着急忙慌、呼吃带喘 、眼泪巴叉、离了歪斜、无拘六瘦 、汗么流水、赌气闹塞、四仰八叉、火烧火撩、死气白咧

形容性格品行:

得得瑟瑟、一心朴实、溜光水滑、假假咕咕、二虎巴叽、杵蹶横丧、慢声拉语、咋咋呼呼、毛了三光、艮皮拉肉、酸气拉臭、抠抠嗖嗖、四六不懂、吭哧瘪肚、得儿呵的

形容外貌:

猪嘴獠牙、妖里妖叨、瞎摸乎眼、洼抠脸儿、脱骨露相、水裆尿裤、尖头稍脑、豁牙露齿、毛腰弓叽

形容事物外形:

溜光锃亮、疙瘩溜秋、滚瓜溜圆、嘎巴哧业、锃明瓦亮、黑不溜秋、花不溜丢、黑曲溜光、胖咕囵墩

形容事物状态:

挤挤插插、将将巴巴、忽扇忽扇、漓漓拉拉、紧紧绷绷、大敞四开、满满登登、七裂八瓣

形容强烈情感:

哎呀妈亲、狗哩狗秋、贱不吡喽、爱咋咋地、咯了巴生、虎了巴叽、妈了巴子、五了嚎疯、不叫玩意、不是人揍、歇很巴嚓

东北人说话办事直来直去,高声调、大嗓门,在东北文化中这是胸无城府于人无害的表现。

东北话的幽默与东北人的性格一样是感性、滚烫、热辣的,它鲜活生动、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东北地域文化的喜剧特征。

东北话里特有词汇的学问也可谓博大精深,要是能整明白出处,说出个子午卯酉来,那就太尿性了。

小编简列几个,望有小伙伴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