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車主直言兩車的差距還是那7個字,一分價錢一分貨,現在的車舒適程度在這個領域裏都是無人能敵的,更何況幾年前家用都覺得一般的車型,雖然兩者減震都不是那種最適宜的,但是效果依舊驚人,要是這個過程逆着來,恐怕難以忍受,操控的質感和精準同樣和價格一樣有質的飛躍只是剎車靈敏度還是沒有達到理想狀態,這一點反而落後了。這位車主是一名軟件測試工程師,年收入在20萬以上,剛來到工作地幾年後就入手了榮放,當時落地價要20萬,因爲覺得它沒什麼降價的希望,當時買的時候絕對不能忽略掉豐田品牌,當時外觀還是萌兇萌兇的,當時並沒有打算開到地老天荒才選,而且不懂車的時候選的非常隨意,只聽得別人說它質量上乘。

這位車主是一名軟件測試工程師,年收入在20萬以上,剛來到工作地幾年後就入手了榮放,當時落地價要20萬,因爲覺得它沒什麼降價的希望,當時買的時候絕對不能忽略掉豐田品牌,當時外觀還是萌兇萌兇的,當時並沒有打算開到地老天荒才選,而且不懂車的時候選的非常隨意,只聽得別人說它質量上乘。開了五年的豐田榮放,換了輛奔馳GLC,車主:千言萬語匯成7個字。

現在這款車價格在車主眼裏可不算小意思,人也不是當年那個衝動隨意的人了,買這款車肯定對比BBA全員,這是毋庸置疑的,對比的時候車主是把價格放在稍後的位置考慮的,同級車即使價格已經錯位,但是幅度和整體車相比還是小。

買這個等級的車肯定要更貼近車主的要求,畢竟不是單純的代步,前臉只看重了X3、GLC,這兩個裏面操控和內飾分別爲它們的代表優勢,最後車主還是讓顏值和豪華佔據了主導。

這車前臉鍍鉻條雖然不多,全無這個品牌那種精緻豪華的感覺,直接轉換成了粗獷式的豪華,車標也因爲體積和呈現方式變得霸氣側漏,大燈酷似平行車型C級的大燈,但是高度上升了,內部設置更精簡,好像一個燈圈包裹了很多個燈珠,有種爲了不讓它們散落的感覺,燈珠的水晶截面還是叫人忍不住細看。在售的這款車型,中網下面的設計都比較氣勢磅礴,硬氣程度也是同級車裏少有的。

前臉還看不出什麼尾部肌肉感比較凸顯,而且尾燈亮起來前衛動感,內飾顯然不能和同級轎車比,但是在SUV裏依然能有鶴立雞羣的效果,工作臺上面看起來空蕩蕩的,如果沒有那些金屬裝飾,沒有上面軟包材料看點就更少了,車主直言眼光看似這麼嚴格,其實是車主同事有款E級,對下來就顯得簡陋了。不過它保留了下面那一片精美的木飾和出風口,這樣還算滿意。

車主直言兩車的差距還是那7個字,一分價錢一分貨,現在的車舒適程度在這個領域裏都是無人能敵的,更何況幾年前家用都覺得一般的車型,雖然兩者減震都不是那種最適宜的,但是效果依舊驚人,要是這個過程逆着來,恐怕難以忍受,操控的質感和精準同樣和價格一樣有質的飛躍只是剎車靈敏度還是沒有達到理想狀態,這一點反而落後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