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的迅速發展,從市場佔比就能看出一二。在近一年的時間內,自主品牌單月最高的市場份額達到了45.08%。正是如此強勢的表現,讓不少消費者在購車時患上了“選擇困難症”。在同樣的價格下,到底是應該買自主品牌車型?還是合資品牌車型呢?

品牌差異

無論何種車型,何種價位,每一款車和其他競品首先區別的就在於品牌。相比於歷史悠久的海外汽車品牌,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纔剛剛走過很短一段路。所以過往的經歷告訴消費者,合資車型是要比自主車型更加成熟的。因此在品牌層面,大多數消費者都認爲合資品牌更勝一籌,開出去也更有“面子”。

但是隨着近些年的飛速發展,不少自主品牌各方面都已經超過了那些有百年曆史的合資品牌。並且通過一系列的品牌建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品牌個性,盲目崇洋媚外的做法並不可取。但不可否認的是,畢竟合資品牌的發展要比自主品牌更加悠久、成熟,導致其品牌價值依然是在自主品牌之上。

產品差異

看完了品牌,這時候消費者就應該根據自己的預算,來看看自己究竟要買一臺怎樣的車了。舉例來說,15萬元的裸車預算想買SUV的話能買到什麼?合資品牌的話,15萬元可以買到本田XR-V這類小型SUV的中高配車型,也可以買到大衆探歌這樣的緊湊型SUV的低配車型,甚至還有馬自達CX-3這樣的純進口小型SUV。

而自主品牌的選擇就更多了。這個價位的自主品牌SUV都已經是緊湊級起步,哈弗H6頂配的價格還不到15萬,長安CS85 COUPE、吉利星越這類轎跑SUV都已經可以買到中高配。如果你想要更大的空間,還有比亞迪唐這類的中型SUV在等着你。

由此可見,在同樣的預算情況下,自主品牌比合資品牌的產品定位基本高了半級至一級,彼此間的對應關係就好比一個“雞頭”一個“鳳尾”,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來選擇。

配置差異

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在配置上的差異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動力配置,同樣是15萬元的SUV,長安CS75 PLUS已經可以上到2.0T車型,最大功率171kW,峯值扭矩360N·m,搭配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而別克昂科拉所搭載的是一臺1.3T的三缸發動機,最大輸出121kW/240N·m,匹配CVT變速箱。動力方面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其次是舒適性、技術性和安全性。昂科拉cs75 plus的頂級匹配價格爲1000元,但cs75 plus擁有更多獨立後懸架、19英寸輪轂、道路交通標誌識別、疲勞駕駛提醒、前雷達、360全景影像、倒車側警示、自適應巡航、自動泊車、電動後行李箱、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等配置。當然,這不僅是這兩款車型的情況,更是配置豐富的自主品牌的殺手鐧。

品質差異

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車型的品質差異體現在很多方面。從車輛故障率來看,目前很多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基本達到了不相上下的水平,而車質網9月統計的問題投訴前十名則全部都是合資品牌。所以在新車質量方面,過往的合資車一定優於國產車的說法已經不復存在了。

不過合資品牌的發展畢竟比自主品牌要長的多,因此其造車經驗的累積更多地體現在了車輛細節的地方。如果說新車剛買回來的狀態是100分的話,正常行駛了5年之後,合資品牌車型車況的平均水平大約還有80-85分,而自主品牌的平均水平則基本只有60-70分左右。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耐久性的問題,這方面無疑合資車表現更好。

總的來說,同樣的價錢買合資車還是國產車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在當前選擇如此豐富的汽車市場,每一款車型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消費者購車時最應該考量的,是這款車各方面的表現是否滿足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天底下沒有最好的車,只有最適合你的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