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娛樂大柱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上海灘講述許文強來到上海從小販做起,後來結識丁力兩人結爲好朋友,而後許文強在同學上海交際之花方豔雲幫助下接觸到了上海黑幫,因爲爲人義氣堅韌果斷的風格而出類拔萃,後認識了上海大佬馮敬堯而後爲他辦事在上海灘混的風生水起,有因解救馮敬堯女兒馮程程,之後兩人相互對眼而相戀,可是劇情往往讓人有想不到之處,因許文強發現馮敬堯勾結日本人而反目,馮敬堯派人沒有殺死許文強而被許文強殺了,結局卻是悲慘的,馮程程無法報仇而遠去,許文強他們因霸佔法租界地盤而被法租界報復槍殺。
每一個演員,都能演繹出每個角色該有的性格。比如陳翰林,一個愛國青年,單純又迂腐,還帶有些學生氣。還有馮程程,少女情懷總是詩。她和許文強漫步雪中,馮程程嬌俏地仰起臉,是少女和心上人約會時該有的開心和小俏皮。還有許文強,也是演技炸裂。許文強是燕京大學的學子,自是有一股獨屬書生的儒雅和老派的紳士範兒。
周潤發主演的《上海灘》有和丁力的兄弟情、和馮程程的愛情。許文強知道馮敬堯做着漢奸勾當時毅然決然背叛馮敬堯的家國情,情感的表達上更豐富,層次更多樣。
這些所有的所有,奠定了他必將成爲經典,也一定會讓人百看不厭。
其實是被逼的,因爲當時的觀衆早就對古裝片、喜劇片產生了很強的疲倦感,觀衆不願意看同題材的作品,作爲資本家那就賺不到錢,所以就硬着頭皮改變拍攝題材。
同時再加上靈魂人物周潤發的出色演出,以及跌宕起伏的劇本,再加上經典到不能再經典的主題曲,所以這版《上海灘》才能被奉爲佳作。
被迫改變拍攝題材。
60年代中後期到70年代中後期那幾年中,港劇通常都以古裝劇、喜劇爲主,比如《楚留香》等等,但久而久之,觀衆對這類題材的作品感到“不耐煩”,所以導致電臺收視率很低。
所以無線打算放手一搏,嘗試之前沒有的題材,於是就把創作方向定位現代劇,之後再將目光定位在20、30年代的上海,因爲這裏的故事實在太多,而且很精彩,所以《上海灘》劇本應運而生。
周潤發的小聰明。
當時周潤發還是個無名小子,但他一直在堅持,而且周潤發非常機智。
他發現坐電梯來來往往的大部分都是高層,所以他經常在電梯口面帶笑容的向過往高層親切的問好。
說白了,就是刷存在感,後來高層在爲《上海灘》選角時,一開始鄭少秋沒空,後來就推薦了周潤發,然後高層一想到,原來是電梯口那小子,覺得非常機靈,整體感覺還不錯。
所以,周潤發的不怕喫苦跟善於抓住機會,非常契合“許文強”的角色,果然周潤發在出演後,把許文強演得入木三分。
跌宕起伏的劇本及經典主題曲。
在短短的25集中,編劇把許文強跟馮程程的悲歡離合,愛恨糾葛充分描寫了出來,劇情跌宕起伏的背後,其實是所有人的努力付出。
當時《上海灘》採用的拍攝手法是邊拍邊播,每天導演都會把所有人集合在一起討論劇本,後來看觀衆的反應,不停的加戲減戲,改來改去,所以劇本的精彩程度堪稱一絕。
浪奔浪流,萬里濤濤江水永不休。
在這首主題曲中融入人生的潮起潮落,整體給人以雄渾、風雲變幻的感覺,再加上葉麗儀的柔情,所以這首曲子也是經典中的經典。
結語:總之,《上海灘》之所以成爲經典,除了以上說到的之外,還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即便是一個不知名龍套。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